词典

银珰的意思

yíndāng

银珰


拼音yín dāng
注音一ㄣˊ ㄉㄤ

繁体銀璫

词语解释

银珰[ yín dāng ]

⒈  汉代近侍之臣中常侍的冠饰。珰当冠前,以白银为之。后以为宦者之代称。

⒉  妇女的银质耳饰。

引证解释

⒈  汉 代近侍之臣中常侍的冠饰。璫当冠前,以白银为之。后以为宦者之代称。参见“金璫”。

《后汉书·宦者传序》:“汉 兴,仍袭 秦 制,置中常侍官。然亦引用士人,以参其选,皆银璫左貂,给事殿省。”
唐 刘禹锡 《和令狐相公送赵常盈炼师与中贵人同拜岳及天台投龙毕却赴京师》诗:“银璫謁者引霓旌,霞帔仙官到 赤城。”

⒉  妇女的银质耳饰。

清 纳兰性德 《丁香》诗:“紫胜心中结,银璫耳上星。”

“珰”字共有1个读音: [dāng]  

珰

汉字
读音[dāng]
注音ㄉㄤ
部首[王]  王字旁
笔画总笔画:10 部外:6
异体字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73F0
其它编码五笔:givg 仓颉:mgfsm 郑码:ckxb 四角:19177
笔顺编码1121243511
笔顺笔画一一丨一丨丶ノフ一一
笔顺名称 横 横 竖 提 竖 点 撇 横折 横 横

“珰”字的意思

1.妇女戴在耳垂上的一种装饰品。

2.指宦官。汉代宦官侍中、中常侍等的帽子上有黄金珰的装饰品。

“珰”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璫)

dāng ㄉㄤˉ

古代妇女戴在耳垂上的装饰品。中国汉代武职宦官帽子的装饰品,后借指宦官。屋椽头的装饰,即“瓦当”。

英语 pendant ornaments, earrings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