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不谓的意思

wèi

不谓


拼音bù wèi
注音ㄅㄨˋ ㄨㄟˋ

繁体不謂

词语解释

不谓[ bù wèi ]

⒈  不告诉。不以为。不算作;不称为。不意,不料。

引证解释

⒈  不告诉。

《诗·小雅·隰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陈奂 传疏:“‘遐不谓矣’《礼记》引《诗》作‘瑕不谓矣’。遐、瑕古通用。 郑 注云:瑕之言胡也,谓犹告也。”

⒉  不以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括 ﹞尝与其父 奢 言兵事, 奢 不能难,然不谓善。”
晋 干宝 《晋纪总论》:“百姓皆知上德之生己,而不谓浚己以生也,是以感而应之,悦而归之。”

⒊  不算作;不称为。

清 戴震 《徐节妇传》:“徐氏 之祸,可不谓烈哉!微节妇, 徐氏 不祀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金生色》:“金氏 子其神乎!谆嘱醮妇,抑何明也!一人不杀,而诸恨并雪,可不谓神乎!”

⒋  不意,不料。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不谓残生兮却得旋归,抚抱胡儿兮泣下沾衣。”
唐 杜甫 《赠韦左丞丈济》诗:“不谓矜餘力,还来謁大巫。”
清 王韬 《淞隐漫录·悼红仙史》:“乖隔以来,靡日不思,不谓今日又有相见之期。”
毛泽东 《反对本本主义》:“不谓共产党内讨论问题,也还有人开口闭口‘拿本本来’。”

国语辞典

不谓[ bù wèi ]

⒈  不说、不以为。

《文选·干宝·晋纪总论》:「百姓皆知上德之生己,而不谓浚己以生也。」

⒉  不料、意想不到。

《文选·谢灵运·拟邺中集诗·王粲诗》:「不谓息肩愿,一旦值明两。」

“不”字共有2个读音: [bù]   [fǒu]  

不

汉字
读音[bù][fǒu]
注音ㄅㄨˋ|ㄈㄡˇ
部首[一]  一字旁
笔画总笔画:4 部外:3
异体字 ???? ???? 否 柎 不
字形结构独体字
统一编码基本区 U+4E0D
其它编码五笔:gii|dhi 仓颉:mf 郑码:gi 四角:10900
笔顺编码1324
笔顺笔画一ノ丨丶
笔顺名称 横 撇 竖 点

“不”字的意思

[bù]

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

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

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

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

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

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

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

[fǒu]

相当于“否”

“不”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bù ㄅㄨˋ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其它字义

fǒu ㄈㄡˇ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英语 no, not; un-; negative prefix

德语 nein,nicht"

“谓”字共有1个读音: [wèi]  

谓

汉字
读音[wèi]
注音ㄨㄟˋ
部首[讠]  言字旁
笔画总笔画:11 部外:9
异体字 謂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8C13
其它编码五笔:yleg 仓颉:ivwb 郑码:skq 四角:36727
笔顺编码45251212511
笔顺笔画丶フ丨フ一丨一丨フ一一
笔顺名称 点 横折提 竖 横折 横 竖 横 竖 横折钩 横 横

“谓”字的意思

1.说;告诉:勿谓言之不预也。

2.称呼;叫做:称谓。何谓宏观世界?

“谓”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謂)

wèi ㄨㄟˋ

告诉:人谓予曰。称呼,叫作:称谓。何谓人工呼吸?〔谓语〕对主语加以陈述,说明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的句子成分。说:所谓。无谓。可谓神速。

英语 say, tell; call, name; be called

德语 sagen, nennen, heißen, Sinn, Bedeutung (S)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