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指古代的典籍。
⒉ 犹遗冢。
⒈ 指古代的典籍。
引《拾遗记·夏禹》附 南朝 梁 萧绮 录:“歷 商 周 之世,又经 嬴 汉,简帛焚裂,遗坟残泯。”
齐治平 注:“遗坟,即遗书,古有《三坟》、《五典》之书,故古籍亦称坟典。”
⒉ 犹遗冢。
引宋 梅尧臣 《送刘职方知汾州》诗:“子夏 有遗庙, 干木 有遗坟。”
“遗”字共有1个读音: [yí]
汉字 | 遗 |
---|---|
读音 | [yí] |
注音 | ㄧˊ |
部首 | [辶] 走之旁 |
笔画 | 总笔画:12 部外:9 |
异体字 | 遺 ???? ???? ???? ???? ???? ???? ???? ???? |
字形结构 | 半包围结构 |
繁体字形 | 遺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057 |
其它编码 | 五笔:khgp 仓颉:ylmo 郑码:jilw 四角:35308 |
笔顺编码 | 251212534454 |
笔顺笔画 | 丨フ一丨一丨フノ丶丶フ丶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横 竖 横 竖 横折 撇 点 点 横折折撇 捺 |
[yí]
1.遗失。
2.遗失的东西:路不拾遗。
3.遗漏:遗忘。补遗。
4.留下:遗迹。遗憾。不遗余力。
5.专指死人留下的:遗容。遗嘱。遗著。
6.排泄大小便或精液(多指不自主的):遗矢。遗尿。遗精。
[wèi]赠与;送给:遗之千金。
基本字义
遗
(遺)
yí ㄧˊ
丢失:遗失。遗落。 漏掉:遗忘。遗漏。 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补遗。路不拾遗。 余,留:遗留。遗俗。遗闻。遗址。遗风。遗憾。遗老(➊经历世变的老人;➋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 死人留下的:遗骨。遗言。遗嘱。 不自觉地排泄:遗尿。遗精。 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遗传。 抛弃:遗弃。英语 lose; articles lost; omit
德语 hinterlassen, zurücklassen ,verlieren
“坟”字共有1个读音: [fén]
汉字 | 坟 |
---|---|
读音 | [fén] |
注音 | ㄈㄣˊ |
部首 | [土] 提土旁 |
笔画 | 总笔画:7 部外:4 |
异体字 | 墳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墳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75F |
其它编码 | 五笔:fyy 仓颉:gyk 郑码:bso 四角:40140 |
笔顺编码 | 1214134 |
笔顺笔画 | 一丨一丶一ノ丶 |
笔顺名称 | 横 竖 提 点 横 撇 捺 |
坟墓:祖坟。上坟。一座坟。
基本字义
坟
(墳)
fén ㄈㄣˊ
埋葬死人筑起的土堆:坟墓。坟地。坟冢。坟茔(坟地,坟墓)。水边高地:汶坟。大:坟首。坟烛。古代的典籍:坟典。坟籍。英语 grave, mound; bulge; bulging
德语 Grab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