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遗弓的意思

gōng

遗弓


拼音yí gōng
注音一ˊ ㄍㄨㄥ

繁体遺弓

词语解释

遗弓[ yí gōng ]

⒈  《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龙?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后以“遗弓”指黄帝骑龙升天时坠落的弓。

⒉  据《史记·封禅书》载,传说黄帝骑龙升天时,“堕黄帝之弓”。后以“遗弓”为帝王死亡的委婉语。

⒊  《吕氏春秋·贵公》:“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后以“遗弓”指丢失而为他人得到对他人也有益处的事物。

引证解释

⒈  《史记·封禅书》:“黄帝 采 首山 铜,铸鼎於 荆山 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鬚下迎 黄帝。

黄帝 上骑,羣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餘人,龙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鬚,龙鬚拔,堕,堕 黄帝 之弓。百姓仰望 黄帝 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鬚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 鼎湖,其弓曰乌号。”
后以“遗弓”指 黄帝 骑龙升天时坠落的弓。 《宋史·乐志十六》:“鼎湖 龙去遗弓堕,冠剑鏁深宫。”
清 顾炎武 《登岱》诗:“何人得昇仙,遗弓名乌号。”

⒉  据《史记·封禅书》载,传说 黄帝 骑龙升天时,“堕 黄帝 之弓”。后以“遗弓”为帝王死亡的委婉语。

南朝 梁 沉约 《齐武帝谥议》:“慕切遗弓,哀同遏密。”
《旧唐书·哀帝纪》:“朕祗荷丕图,仰惟先训,方迫遗弓之痛,俯临同轨之期。”
明 唐顺之 《朝谒长陵》诗:“遗弓仙驭远,上食繐帷张。”

⒊  后以“遗弓”指丢失而为他人得到对他人也有益处的事物。

《吕氏春秋·贵公》:“荆 人有遗弓者,而不肎索,曰:‘ 荆 人遗之, 荆 人得之,又何索焉?’”
唐 李商隐 《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一韵》:“悲哉堕世网,去之若遗弓。”

“遗”字共有1个读音: [yí]  

遗

汉字
读音[yí]
注音ㄧˊ
部首[辶]  走之旁
笔画总笔画:12 部外:9
异体字 遺 ???? ???? ???? ???? ???? ???? ???? ????
字形结构半包围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9057
其它编码五笔:khgp 仓颉:ylmo 郑码:jilw 四角:35308
笔顺编码251212534454
笔顺笔画丨フ一丨一丨フノ丶丶フ丶
笔顺名称 竖 横折 横 竖 横 竖 横折 撇 点 点 横折折撇 捺

“遗”字的意思

[yí]

1.遗失。

2.遗失的东西:路不拾遗。

3.遗漏:遗忘。补遗。

4.留下:遗迹。遗憾。不遗余力。

5.专指死人留下的:遗容。遗嘱。遗著。

6.排泄大小便或精液(多指不自主的):遗矢。遗尿。遗精。

[wèi]

赠与;送给:遗之千金。

“遗”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遺)

yí ㄧˊ

丢失:遗失。遗落。 漏掉:遗忘。遗漏。 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补遗。路不拾遗。 余,留:遗留。遗俗。遗闻。遗址。遗风。遗憾。遗老(➊经历世变的老人;➋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 死人留下的:遗骨。遗言。遗嘱。 不自觉地排泄:遗尿。遗精。 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遗传。 抛弃:遗弃。

英语 lose; articles lost; omit

德语 hinterlassen, zurücklassen ,verlieren

“弓”字共有1个读音: [gōng]  

弓

汉字
读音[gōng]
注音ㄍㄨㄥ
部首[弓]  弓字旁
笔画总笔画:3 部外:0
异体字
字形结构独体字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F13
其它编码五笔:xngn 仓颉:n 郑码:yza 四角:17027
笔顺编码515
笔顺笔画フ一フ
笔顺名称 横折 横 竖折折钩

“弓”字的意思

1.射箭或发弹丸的器械,在近似弧形的有弹性的木条两端之间系着坚韧的弦,拉开弦后,猛然放手,借弦和弓背的弹力把箭或弹丸射出:弓箭。弹弓。左右开弓。一张弓。

2.(弓儿)弓子:弹棉花的绷弓儿。

3.丈量地亩的器具,用木头制成,形状略像弓,两端的距离是5尺。也叫步弓。

4.旧时丈量地亩的计算单位,1弓等于5尺。

5.使弯曲:弓背。弓着腰。弓着腿坐着。

6.姓。

“弓”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gōng ㄍㄨㄥˉ

射箭或发弹丸的器具:弓箭。弓弩。飞鸟尽,良弓藏。像弓的器具或形态:胡琴弓子。弓鞋。旧时丈量地亩用的器具和计算单位。弯曲:弓身。姓。

英语 bow; curved, arched; KangXi radical number 57

德语 Bogen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