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父母双亡的儿童。
英orphan;
⒈ 死者遗留下来的孤儿。
引《三国志·魏志·崔琰传》:“及 琰 友人 公孙方、宋阶 早卒, 琰 抚其遗孤,恩若己子。”
闽 徐夤 《经故广平员外旧宅》诗:“门巷萧条引涕洟,遗孤三岁著麻衣。”
清 姚鼐 《记萧山汪氏两节妇事》:“淇县君 殁,两孺人皆少,遗孤十一岁。”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六章:“边区中学毕业以后,烈士的遗孤,从乡文书一直工作到担任区委书记的职务。”
⒈ 死者所遗留下来的孤儿。
引《三国志·卷一二·魏书·崔琰传》:「及琰友人公孙方、宋阶早卒,琰抚其遗孤,恩若己子。」
“遗”字共有1个读音: [yí]
汉字 | 遗 |
---|---|
读音 | [yí] |
注音 | ㄧˊ |
部首 | [辶] 走之旁 |
笔画 | 总笔画:12 部外:9 |
异体字 | 遺 ???? ???? ???? ???? ???? ???? ???? ???? |
字形结构 | 半包围结构 |
繁体字形 | 遺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057 |
其它编码 | 五笔:khgp 仓颉:ylmo 郑码:jilw 四角:35308 |
笔顺编码 | 251212534454 |
笔顺笔画 | 丨フ一丨一丨フノ丶丶フ丶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横 竖 横 竖 横折 撇 点 点 横折折撇 捺 |
[yí]
1.遗失。
2.遗失的东西:路不拾遗。
3.遗漏:遗忘。补遗。
4.留下:遗迹。遗憾。不遗余力。
5.专指死人留下的:遗容。遗嘱。遗著。
6.排泄大小便或精液(多指不自主的):遗矢。遗尿。遗精。
[wèi]赠与;送给:遗之千金。
基本字义
遗
(遺)
yí ㄧˊ
丢失:遗失。遗落。 漏掉:遗忘。遗漏。 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补遗。路不拾遗。 余,留:遗留。遗俗。遗闻。遗址。遗风。遗憾。遗老(➊经历世变的老人;➋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 死人留下的:遗骨。遗言。遗嘱。 不自觉地排泄:遗尿。遗精。 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遗传。 抛弃:遗弃。英语 lose; articles lost; omit
德语 hinterlassen, zurücklassen ,verlieren
“孤”字共有1个读音: [gū]
汉字 | 孤 |
---|---|
读音 | [gū] |
注音 | ㄍㄨ |
部首 | [子] 子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8 部外:5 |
异体字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B64 |
其它编码 | 五笔:brcy 仓颉:ndhvo 郑码:yaps 四角:12430 |
笔顺编码 | 52133544 |
笔顺笔画 | フ丨一ノノフ丶丶 |
笔顺名称 | 横撇/横钩 竖钩 提 撇 撇 竖提 点 捺 |
1.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的孩子:孤儿。
2.单独:孤立。孤军深入。
3.中国古代王侯的自称。
基本字义
孤
gū ㄍㄨˉ
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孤儿。遗孤。托孤。孤寡鳏独(孤儿,寡妇,无妻或丧妻的人,年老无子女的人)。单独:孤单。孤独。孤立。孤僻。孤傲。孤茕(单独无依然)。孤介。孤身。孤危。孤芳自赏。孤苦伶仃。孤掌难鸣。孤云野鹤(喻闲逸逍遥的人)。古代帝王的自称:孤家。孤王。古同“辜”,辜负。英语 orphan, fatherless; solitary
德语 einsam (Adj),Gu (Eig, F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