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同“璎珞”
例金叶钮,翠花铺,放金光,生锐气的垂珠缨络。——《西游记》
英jade-like stone;
⒉ 缨穗。
英tassel;
⒊ 缠绕;束缚。比喻世俗的缠绕。
英bind up;
⒈ 用珠玉串成戴在颈项上的饰物。多作颈饰。
引《晋书·四夷传·林邑国》:“其王服天冠,被缨络。”
宋 苏轼 《无名和尚颂观音偈》:“纍纍三百五十珠,持与 观音 作缨络。”
《红楼梦》第三回:“项上金螭缨络,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繫着一块美玉。”
⒉ 指似缨络的饰物。
引清 沉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寺中突起喇嘛白塔,金顶缨络,高矗云霄。”
⒊ 带穗子的物品。亦指穗状饰物及像穗子的东西。
引《红楼梦》第五三回:“﹝几上﹞又有紫檀雕嵌的大纱透绣花草诗字的缨络。”
丁玲 《东村事件》:“自卫军的梭标,都成行的伸出人头,一些红缨络,在阳光下,更显得火也似的,在人海中燃烧着。”
刘白羽 《昆仑山的太阳》:“这条莽荡的 黄河,一下分散作无数条细流,如万千缨络闪烁飘拂,一下又汇为巨流,如利剑插过深山。”
⒋ 缠绕。比喻世俗的束缚。
引《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序》:“方解缨络,永託兹岭,不任吟想之至,聊奋藻以散怀。”
李善 注:“缨络,以喻世网也。”
刘良 注:“缨络,縈缠也。”
唐 权德舆 《拜昭陵过咸阳墅》诗:“终当解缨络,田里谐因缘。”
⒌ 松树名。
引孙锦标 《通俗常言疏证·植物》:“罗汉松:《通州物产志》:‘松有茸针、缨络、罗汉诸名,州北钟 秀山,又 西山 有缨络,状如胆瓶,大荫天井。’”
⒈ 以珠玉缀成的装饰品。也作「璎珞」。
引《北史·卷九五·林邑传》:「王戴金花冠,形如章甫,衣朝霞布,珠玑缨络。」
⒉ 缠绕。指世俗的牵绊。
引《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方解缨络,永托兹岭。」
“缨”字共有1个读音: [yīng]
汉字 | 缨 |
---|---|
读音 | [yīng] |
注音 | ㄧㄥ |
部首 | [纟] 绞丝旁 |
笔画 | 总笔画:14 部外:11 |
异体字 | 纓 绬 䋝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纓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F28 |
其它编码 | 五笔:xmmv 仓颉:vmbov 郑码:zllz 四角:27144 |
笔顺编码 | 55125342534531 |
笔顺笔画 | フフ一丨フノ丶丨フノ丶フノ一 |
笔顺名称 | 撇折 撇折 提 竖 横折 撇 点 竖 横折 撇 点 撇点 撇 横 |
1.泛指用作装饰的穗子:帽缨儿。红缨枪。
2.像缨的东西:萝卜缨儿。
3.绳子:长缨。
基本字义
缨
(纓)
yīng ㄧㄥˉ
用线或绳等做的装饰品:帽缨子。红缨枪。缨穗。像缨的东西:萝卜缨子。带子,绳子:长缨。英语 a chin strap; tassel; to annoy, bother
德语 Quast (S),Quaste (S)
“络”字共有2个读音: [luò] [lào]
汉字 | 络 |
---|---|
读音 | [luò][lào] |
注音 | ㄌㄨㄛˋ|ㄌㄠˋ |
部首 | [纟] 绞丝旁 |
笔画 | 总笔画:9 部外:6 |
异体字 | 絡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絡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EDC |
其它编码 | 五笔:xtkg 仓颉:vmher 郑码:zrj 四角:27164 |
笔顺编码 | 551354251 |
笔顺笔画 | フフ一ノフ丶丨フ一 |
笔顺名称 | 撇折 撇折 提 撇 横撇/横钩 捺 竖 横折 横 |
[luò]
1.网状的东西:橘络。丝瓜络。网络。
2.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旁支或小支:经络。
3.用网状物兜住:头上络着一个发网。
4.缠绕:络纱。络丝。络线。树身被藤蔓络住。
5.姓。
[lào]—
基本字义
络
(絡)
luò ㄌㄨㄛˋ
像网子那样的东西:络头。经络。脉络。网络。橘络。用网状物兜住,笼罩:笼络。缠绕:络纱。络丝。络线。相连续,前后相接:络穴(针灸穴位分类名)。络续。络绎。联络。其它字义
络
(絡)
lào ㄌㄠˋ
◎ 义同(一),用于一些口语词。
英语 enmesh, wrap around; web, net
德语 netzförmiges Gebilde ,mit einem Netz umwickeln, aufspulen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