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相传为齐国狱名。《公羊传·昭公二十一年》:“宋南里者何?若曰因诸者然。”何休注:“因诸者,齐故刑人之地。”徐彦疏:“旧说云:即《博物志》云'周曰囹圄,齐曰因诸'是也。”按,今本《博物志》无此文。一说“因诸”为齐国放逐犯人的地区。见陈立《公羊义疏》卷六四、俞樾《群经平议·公羊传》。
⒈ 相传为 齐国 狱名。按,今本《博物志》无此文。一说“因诸”为 齐国 放逐犯人的地区。见 陈立 《公羊义疏》卷六四、 俞樾 《群经平议·公羊传》。
引《公羊传·昭公二十一年》:“宋 南里者何?若曰因诸者然。”
何休 注:“因诸者, 齐 故刑人之地。”
徐彦 疏:“旧説云:即《博物志》云‘ 周 曰囹圄, 齐 曰因诸’是也。”
“因”字共有1个读音: [yīn]
汉字 | 因 |
---|---|
读音 | [yīn] |
注音 | ㄧㄣ |
部首 | [囗] 国字匡 |
笔画 | 总笔画:6 部外:3 |
异体字 | 㧢 囙 ???? ???? ???? |
字形结构 | 全包围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6E0 |
其它编码 | 五笔:ldi 仓颉:wk 郑码:jd 四角:60804 |
笔顺编码 | 251341 |
笔顺笔画 | 丨フ一ノ丶一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横 撇 点 横 |
1.原故,原由,事物发生前已具备的条件:原因。因素。因果。病因。
2.理由:因为(wéi)。因而。
3.依,顺着,沿袭:因此。因之。因循(a.沿袭;b.迟延拖拉)。陈陈相因。
基本字义
因
yīn ㄧㄣˉ
原故,原由,事物发生前已具备的条件:原因。因素。因果。病因。 理由:因为(wèi)。因而。 依,顺着,沿袭:因此。因之。因循(a.沿袭;b.迟延拖拉)。因噎废食。陈陈相因。英语 cause, reason; by; because (of)
德语 Grund, Ursache (S),folgen, fortführen (V, Lit),aufgrund, nach, gemäß (Konj),weil, wegen, infolge (Konj),Yin (Eig, Fam)
“诸”字共有1个读音: [zhū]
汉字 | 诸 |
---|---|
读音 | [zhū] |
注音 | ㄓㄨ |
部首 | [讠] 言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0 部外:8 |
异体字 | 諸 ????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諸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BF8 |
其它编码 | 五笔:yftj 仓颉:ivjka 郑码:sbm 四角:34760 |
笔顺编码 | 4512132511 |
笔顺笔画 | 丶フ一丨一ノ丨フ一一 |
笔顺名称 | 点 横折提 横 竖 横 撇 竖 横折 横 横 |
1.众;许多:诸位。诸君。诸侯。诸子百家。
2.姓。
3.“之于(於)”或“之乎”的合音:付诸实施(=之于)。数易其稿,而后公诸社会(=之于)。有诸(=之乎)?
基本字义
诸
(諸)
zhū ㄓㄨˉ
众,许多:诸位。诸君。诸侯。“之于”或“之乎”的合音:投诸渤海之尾。犹“之”:“能事诸乎?”。犹“于”:“宋人事资章甫适诸越”。语助,无实在意义:“日居月诸,照临下土”。姓。英语 various, all, these; surname
德语 viele, verschiedene ,Zhu (Eig, Fam),al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