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巡逻。无目标地兜游,监视某些可能发生的事情。古多作“游奕”
例时猛(毅弟)与左卫将军蒋元逊领青龙八十艘,为水军,于白下游奕,以御隋六合兵。——《南史·樊毅传》
英prowl; cruise;
⒈ 巡逻;巡行察看。
引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道光 朝, 英 夷横海上,师船游弋 闽 浙 诸洋面。”
清 薛福成 《滇缅分界大概情形疏》:“适值前岁秋冬以后, 英 兵游弋 滇 边常有数百人,以查界为名,阑入界内。”
清 林则徐 《札南澳镇饬严办东路贩烟外国船只》:“惟思 闽省 南洋与 粤省 相连,其北洋则离 粤 甚远,有无夷船在彼游弋, 粤省 无由查知。”
胡鄂公 《辛亥革命北方实录》:“第四组 吴若龙、罗明典、郑毓秀 等三人各驶马车游弋于 东华门、王府井 两大街之间。”
⒉ 在水中游行。
引郭沫若 《苏联纪行·七月十一日》:“船在江中往来游弋。”
《诗刊》1977年第12期:“水面上野鸭安闲游弋,十里湖区一片蛙鸣。”
⒊ 指徘徊。见“游弈”。
引《新华月报》1979年第1期:“他这样漫无目标地游弋了一会儿,也不知什么时候脑子里忽然闪过个念头,竟一下子跳上公共汽车,朝家住的方向乘去。”
⒈ 军舰巡逻海面,侦伺敌船。
引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道光朝,英夷横海上,师船游弋闽浙诸洋面。」
德语Kreuzfahrt (S), umher reisen, umher kreuzen (V)
“弋”字共有1个读音: [yì]
汉字 | 弋 |
---|---|
读音 | [yì] |
注音 | ㄧˋ |
部首 | [弋] 弋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3 部外:0 |
异体字 | 㚤 隿 ???? ???? ???? 杙 黓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F0B |
其它编码 | 五笔:agny|ayi 仓颉:ip 郑码:hs 四角:43000 |
笔顺编码 | 154 |
笔顺笔画 | 一フ丶 |
笔顺名称 | 横 斜钩 点 |
1.用带有绳子的箭射鸟:弋获。弋凫与雁。
2.用来射鸟的带有绳子的箭。
3.姓。
基本字义
弋
yì ㄧˋ
用带绳子的箭射鸟:弋获。弋人何篡(“篡”,取,鸿雁飞得很高,射鸟的人无所施其技)。 姓。英语 catch, arrest; shoot with bow
德语 Radikal, Pfeil mit Schnur (an der man ihn zurückziehen kann)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