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银字笙。
⒈ 银字笙。
引唐 李群玉 《腊夜雪霁月彩交光命家仆吹笙》诗:“桂酒寒无醉,银笙冻不流。”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九六:“旋炙银笙先按拍,海棠花下合《梁州》。”
清 洪昇 《毛玉斯邀饮》诗:“玉斝挥无算,银笙度更迟。”
“笙”字共有1个读音: [shēng]
汉字 | 笙 |
---|---|
读音 | [shēng] |
注音 | ㄕㄥ |
部首 | [竹] 竹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1 部外:5 |
异体字 |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B19 |
其它编码 | 五笔:ttgf 仓颉:hhqm 郑码:mmc 四角:88105 |
笔顺编码 | 31431431121 |
笔顺笔画 | ノ一丶ノ一丶ノ一一丨一 |
笔顺名称 | 撇 横 点 撇 横 点 撇 横 横 竖 横 |
簧管乐器。殷周时已流行。一般有十七根长短簧管(其中三根不发音)插于铜斗中,奏时手按指孔,利用吹吸气流振动簧片发音。能奏和音。现经改革,有二十二至三十二簧笙及加键笙等。多用于伴奏、合奏或独奏。
基本字义
笙
shēng ㄕㄥˉ
◎ 管乐器名,一般用十三根长短不同的竹管制成,吹奏:笙歌。芦笙。笙管乐(yuè)。
英语 small gourd-shaped musical instrument
德语 Mundorgel (S, Mus),Sheng (S, M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