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对一种言行表示呼应,附和。
例同声应和。
英exchange of voices;
⒈ 反应和谐。
引《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心能制义曰度,德正应和曰莫,照临四方曰明,勤施无私曰类。”
⒉ 答和;应声倡和。
引《史记·曹相国世家》:“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乃反取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应和。”
宋 叶适 《醉乐亭记》:“舟艇各出茭莲中,櫂歌相应和,已而皆会於 思远楼 下。”
《四库全书总目·别集二五·沧溟集》:“后七子以 李攀龙 为冠, 王世贞 应和之。”
管桦 《葛梅》:“应和着这女子的笑声,从附近的白杨林里,传来了布谷鸟和黄莺悠扬的鸣啭。”
⒊ 呼应;响应。
引《汉书·陈汤传》:“时 康居 兵万餘骑,分为十餘处,四面环城,亦与相应和。”
《宋书·沉攸之传》:“敬儿、文和 斩其使,驰表以闻; 柏年、道和、佩玉 怀两端,密相应和。”
宋 苏轼 《乞将合转一官与李直方酬奖状》:“近日 寿州 界内强贼甚多……白昼骑马於镇市中劫人。其 尹遇 等闻之,即欲商量应和,居民忧惧。”
⒋ 应答;应对。
引汉 桓谭 《新论》:“哀帝 时,有老人 范兰,言年三百岁,初与人相见,则喜而相应和,再三,则駡而逐人。”
《百喻经·唵米决口喻》:“昔有一人,至妇家舍,见其擣米,便往其所,偷米唵之。妇来见夫,欲共其语。满口中米,都不应和。”
菡子 《致江幼农》:“我们还谈了许多细节,你那么欣慰地应和着,就像谈着你自己的事情似的。”
⒈ 呼应、响应。
引《汉书·卷七〇·陈汤传》:「时康居兵万余骑分为十余处,四面环城,亦与相应和。」
《宋书·卷七四·沈攸之传》:「敬儿、文和斩其使,驰表以闻;柏年、道和、佩玉怀两端,密相应和。」
⒉ 酬答、应答。
引汉·桓谭〈新论〉:「哀帝时,有老人范兰,言年三百岁,初与人相见,则喜而相应和,再三,则骂而逐人。」
“应”字共有2个读音: [yīng] [yìng]
汉字 | 应 |
---|---|
读音 | [yīng][yìng] |
注音 | ㄧㄥ|ㄧㄥˋ |
部首 | [广] 广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7 部外:4 |
异体字 | 應 譍 応 ???? ???? ???? ???? |
字形结构 | 半包围结构 |
繁体字形 | 應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E94 |
其它编码 | 五笔:yid|oigd 仓颉:ifm 郑码:tgva 四角:00219 |
笔顺编码 | 4134431 |
笔顺笔画 | 丶一ノ丶丶ノ一 |
笔顺名称 | 点 横 撇 点 点 撇 横 |
[yìng]
1.回答或随声相和:应答。呼应。应对(答对)。应和(hè)。答应。喊他不应。应承。反应(a.化学上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性质和成分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b.人和动物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活动和变化;c.回响,反响)。
2.接受,允许,答应要求:应邀。应聘。应考。
3.顺合,适合:顺应。适应。应机。应景。应时。应用文。
4.对待:应付。应变。应酬。
[yīng]1.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应当。应该。应分(fèn)。应有尽有。
2.随,即:“桓督诸将周旋赴讨,应皆平定”。
3.姓。
基本字义
应
(應)
yīng ㄧㄥˉ
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应当。应该。应分(fèn )。应有尽有。回答:答应。喊他不应。应承。随,即:“桓督诸将周旋赴讨,应皆平定”。姓。其它字义
应
(應)
yìng ㄧㄥˋ
回答或随声相和:应答。呼应。应对(答对)。应和(hè)。反应(a.化学上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性质和成分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b.人和动物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活动和变化;c.回响,反响)。接受,允许,答应要求:应邀。应聘。应考。顺合,适合:顺应。适应。应机。应景。应时。应用文。对待:应付。应变。应酬。英语 should, ought to, must
德语 sollen (V),antworten, begegnen, sich anpassen (V),Ying (Eig, Fam)
“和”字共有5个读音: [hé] [hè] [huó] [huò] [hú]
汉字 | 和 |
---|---|
读音 | [hé][hè][huó][huò][hú] |
注音 | ㄏㄜˊ|ㄏㄜˋ|ㄏㄨㄛˊ|ㄏㄨㄛˋ|ㄏㄨˊ |
部首 | [口] 口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8 部外:5 |
异体字 | 咊 咼 惒 盉 訸 鉌 龢 ???? ???? ???? 㕿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48C |
其它编码 | 五笔:tkg 仓颉:hdr 郑码:mfj 四角:26900 |
笔顺编码 | 31234251 |
笔顺笔画 | ノ一丨ノ丶丨フ一 |
笔顺名称 | 撇 横 竖 撇 点 竖 横折 横 |
[hé]
1.平和;和缓:温和。柔和。和颜悦色。
2.和谐;和睦:和衷共济。弟兄不和。
3.结束战争或争执:讲和。媾和。军阀之间一会儿打,一会儿和,弄得百姓不得安生。
4.(下棋或赛球)不分胜负:和棋。和局。末了一盘和了。
5.姓。
6.连带:和盘托出。和衣而卧(不脱衣服睡觉)。
7.引进相关或比较的对象:他和大家讲他过去的经历。柜台正和我一样高。
8.表示联合;跟;与:工人和农民都是国家的主人。
9.加法运算中,一个数加上另一个数所得的数,如6+4=10中,10是和。也叫和数。
10.指日本:和服。
[hè]1.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和寡。一唱百和。
2.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奉和一首。
[huò]1.粉状或粒状物掺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使成较稀的东西:和药。藕粉里和点儿糖。
2.用于洗东西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已经洗了三和。二和药。
[huó]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黏性:和面。和泥。和点儿水泥把窟窿堵上。
[hú]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基本字义
和
hé ㄏㄜˊ
相安,谐调: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 平静: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 平息争端:讲和。和约。和议。和亲。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和是四。 连带: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 连词,跟,同:我和老师打球。 介词,向,对:我和老师请教。 指日本国: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和棋。和局。 姓。其它字义
和
hè ㄏㄜˋ
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和寡。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和诗。其它字义
和
huó ㄏㄨㄛˊ
◎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和面。和泥。
其它字义
和
huò ㄏㄨㄛˋ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和药。奶里和点儿糖。和弄。和稀泥。 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洗了三和水。其它字义
和
hú ㄏㄨˊ
◎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英语 harmony, peace; peaceful, calm
德语 und, mit (Konj),Addition (S, Math),ein Antwortgedicht verfassen (V, Lit),einstimmen, Gesang erwidern (V, Mus),etwas Feinkörniges mit einer Flüssigkeit verrühren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