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响应诏令。
⒉ 魏晋以来应皇太子之命而和的诗文。晋王浚有《祖德应令》,南朝梁萧纪有《和湘东王夜梦应令》,唐贾曾有《奉和春日出苑瞩目应令》。参见“应教”。
⒈ 响应诏令。
引《汉书·文帝纪》:“孝悌,天下之大顺也。力田,为生之本也……今万家之县,云无应令,岂实人情?是吏举贤之道未备也。”
⒉ 魏 晋 以来应皇太子之命而和的诗文。 晋 王濬 有《祖德应令》, 南朝 梁 萧纪 有《和湘东王夜梦应令》, 唐 贾曾 有《奉和春日出苑瞩目应令》。参见“应教”。
“应”字共有2个读音: [yīng] [yìng]
汉字 | 应 |
---|---|
读音 | [yīng][yìng] |
注音 | ㄧㄥ|ㄧㄥˋ |
部首 | [广] 广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7 部外:4 |
异体字 | 應 譍 応 ???? ???? ???? ???? |
字形结构 | 半包围结构 |
繁体字形 | 應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E94 |
其它编码 | 五笔:yid|oigd 仓颉:ifm 郑码:tgva 四角:00219 |
笔顺编码 | 4134431 |
笔顺笔画 | 丶一ノ丶丶ノ一 |
笔顺名称 | 点 横 撇 点 点 撇 横 |
[yìng]
1.回答或随声相和:应答。呼应。应对(答对)。应和(hè)。答应。喊他不应。应承。反应(a.化学上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性质和成分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b.人和动物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活动和变化;c.回响,反响)。
2.接受,允许,答应要求:应邀。应聘。应考。
3.顺合,适合:顺应。适应。应机。应景。应时。应用文。
4.对待:应付。应变。应酬。
[yīng]1.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应当。应该。应分(fèn)。应有尽有。
2.随,即:“桓督诸将周旋赴讨,应皆平定”。
3.姓。
基本字义
应
(應)
yīng ㄧㄥˉ
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应当。应该。应分(fèn )。应有尽有。回答:答应。喊他不应。应承。随,即:“桓督诸将周旋赴讨,应皆平定”。姓。其它字义
应
(應)
yìng ㄧㄥˋ
回答或随声相和:应答。呼应。应对(答对)。应和(hè)。反应(a.化学上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性质和成分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b.人和动物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活动和变化;c.回响,反响)。接受,允许,答应要求:应邀。应聘。应考。顺合,适合:顺应。适应。应机。应景。应时。应用文。对待:应付。应变。应酬。英语 should, ought to, must
德语 sollen (V),antworten, begegnen, sich anpassen (V),Ying (Eig, Fam)
“令”字共有3个读音: [líng] [lǐng] [lìng]
汉字 | 令 |
---|---|
读音 | [líng][lǐng][lìng] |
注音 | ㄌㄧㄥˊ|ㄌㄧㄥˇ|ㄌㄧㄥˋ |
部首 | [人] 人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5 部外:3 |
异体字 | 聆 令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4EE4 |
其它编码 | 五笔:wycu 仓颉:oini 郑码:odw 四角:80302 |
笔顺编码 | 34454 |
笔顺笔画 | ノ丶丶フ丶 |
笔顺名称 | 撇 捺 点 横撇/横钩 点 |
[lìng]
1.命令。
2.使得:令人兴奋。
3.美好:令名。
4.敬辞。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令兄(称对方的哥哥)。
5.时节:冬令。
6.古代官名:县令。
7.古又同“鸰(líng)”。
[líng]1.〔令狐〕
2.古地名。在今山西临猗一带。
3.复姓。
[lǐng]量词。原张的纸五百张为一令。
基本字义
令
líng ㄌㄧㄥˊ
◎ 〔令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b.复姓。
其它字义
令
lǐng ㄌㄧㄥˇ
◎ 量词,印刷用的原张平版纸五百张为一令。
其它字义
令
lìng ㄌㄧㄥˋ
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命令。法令。朝(zhāo)令夕改。古代官名:县令。令尹。尚书令。使,使得:令人兴奋。时节:时令。节令。美好,善:令名。令辰。令闻(好名声)。敬辞,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令尊。令堂。令岳。令郎。令爱。短的词调(diào ),散曲中不成套的曲(多用于词调、曲调名):小令。如梦令。英语 command, order; 'commandant', magistrate; allow, cause
德语 Order, Befehl, Anweisung (S),anweisen, befehlen, verfügen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