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余胔的意思

余胔


拼音yú zì
注音ㄩˊ ㄗˋ

繁体餘胔

词语解释

余胔[ yú zì ]

⒈  残剩在尸骨上的腐肉。

引证解释

⒈  残剩在尸骨上的腐肉。

《宋史·五行志五》:“建炎 元年, 汴京 大饥,米升钱三百,一鼠直数百钱,人食水藻、椿槐叶,道殣,骼无餘胔。”

“胔”字共有1个读音: [zì]  

胔

汉字
读音[zì]
注音ㄗˋ
部首[肉]  肉字旁
笔画总笔画:12 部外:6
异体字 瘠 ???? ???? ????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80D4
其它编码五笔:hxmw 仓颉:ypobo 郑码:iioo 四角:22227
笔顺编码212135253434
笔顺笔画丨一丨一ノフ丨フノ丶ノ丶
笔顺名称 竖 横 竖 提 撇 竖弯钩 竖 横折钩 撇 点 撇 点

“胔”字的意思

腐烂的肉。

“胔”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zì ㄗˋ

带有腐肉的尸骨;也指整个尸体:“掩骼埋胔。”瘦:羸胔老弱。

英语 rotten meat; bones of dead animals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