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游牧的意思

yóu

游牧


拼音yóu mù
注音一ㄡˊ ㄇㄨˋ

繁体遊牧
港台山牧季移

词语解释

游牧[ yóu mù ]

⒈  居无定处,从事畜牧。

游牧部落。

rove around as a nomad; pastoral nomadism;

引证解释

⒈  居无定处,从事畜牧。

《新唐书·西域传下·大食》:“居 你訶温多城,宜马羊,俗柔宽,故 大食 常游牧於此。”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八:“天下有城郭之国,有游牧之国,有舟楫之国。”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六章第一节:“鲜卑 拓跋 部一向在北荒游牧。”
从事畜牧,不定居的。 清 陈其元 《庸闲斋随笔·三教增为五教》:“青海 二十九旗, 喀尔喀 八十一旗, 蒙古 游牧五十九旗, 滇 蜀 边番数十土司,皆敬奉焉。”

国语辞典

游牧[ yóu mù ]

⒈  无一定住所,将牛、马、羊等一边移动,一边饲养的粗放式畜牧,称为「游牧」。有逐水草而居、山牧季移等二种形态。也作「游牧」。

“牧”字共有1个读音: [mù]  

牧

汉字
读音[mù]
注音ㄇㄨˋ
部首[牜]  牛字旁
笔画总笔画:8 部外:4
异体字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7267
其它编码五笔:trty|cty 仓颉:hqok 郑码:mbmo 四角:28540
笔顺编码31213134
笔顺笔画ノ一丨一ノ一ノ丶
笔顺名称 撇 横 竖 提 撇 横 撇 捺

“牧”字的意思

1.放养牲口:牧羊。畜牧。

2.古代官名:荆州牧。

“牧”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mù ㄇㄨˋ

放养牲口:牧童。畜牧。牧场。放牧。游牧。牧民。牧歌。牧群。治:牧民(治理人民)。古代治民之官:州牧。

英语 tend cattle, shepherd

德语 führen, umsorgen (V)​,Vieh hüten; weiden (V)​,Mu (Eig, Fam)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