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烟气和云雾,形容虚无飘远的东西或事物。
例云烟沸涌。——唐·李朝威《柳毅传》
出没于云烟。——明·顾炎武《复庵记》
英cloud and mist;
⒈ 亦作“云烟”。
⒉ 云雾,烟雾。
引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举头仰望兮空云烟,九拍怀情兮谁与传。”
南朝 宋 颜延之 《北使洛》诗:“宫陛多巢穴,城闕生云烟。”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四折:“对着这烟波渔父国,还想起风雪酒家天,见了些靄靄云烟。”
瞿秋白 《饿乡纪程》六:“远望一角海岸,白沙青浪映着朝日,云烟缭绕,好似拥出一片 亚洲 大陆的朝气。”
⒊ 比喻众多。
引唐 李白 《古风》之四六:“王侯象星月,宾客如云烟。”
⒋ 比喻容易消失的事物。
引宋 辛弃疾 《西江月·示儿曹以家事付之》词:“万事云烟忽过,一身蒲柳先衰。”
明 吴承恩 《贺留翁太丈七十寿词》:“及夫世事改矣,夙心灰矣,目前万幻付之云烟。”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十三:“出事公卿溯戊寅,云烟万态马蹄湮。”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荆宜施鹤光复记附录》:“虽得万乘卿相, 邓氏 铜山,亦不过 邯郸 一梦,顷刻化作云烟。”
⒌ 比喻松林。
引唐 张祜 《题小松》诗:“何处劚云烟,新移此馆前。”
宋 陆游 《庄器之作招隐阁项平父诸人赋诗予亦继作》:“一窗萝月禁春瘦,万壑松风撼昼眠。我亦尚嫌林谷浅,因君更拟劚云烟。”
⒍ 比喻挥洒自如的墨迹。见“云烟”。
引唐 杜甫 《饮中八仙歌》:“张旭 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宋 苏轼 《次韵答满思复》:“纸落云烟供醉后,诗成珠玉看朝还。”
元 刘因 《米元章<云烟迭嶂图>》诗之一:“苦心只办云烟好,不救人呼作 米狂。”
⒈ 云气与烟雾。
引宋·苏辙〈超然台赋〉:「极千里于一瞬兮,寄无尽于云烟。」
⒉ 云端、云霄。
引南朝宋·谢灵运〈入华子冈是麻源第三谷〉诗:「遂登群峰首,邈若升云烟。」
⒊ 比喻笔势潇洒自如。
引唐·杜甫〈饮中八僊歌〉:「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⒋ 比喻容易消逝的事物。
例如:「过往云烟」。
⒌ 比喻众多。
引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四六:「王侯象星月,宾客如云烟。」
“云”字共有1个读音: [yún]
汉字 | 云 |
---|---|
读音 | [yún] |
注音 | ㄩㄣˊ |
部首 | [二] 二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4 部外:2 |
异体字 | 雲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繁体字形 | 雲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4E91 |
其它编码 | 五笔:fcu 仓颉:mmi 郑码:bdzs 四角:10732 |
笔顺编码 | 1154 |
笔顺笔画 | 一一フ丶 |
笔顺名称 | 横 横 撇折 点 |
1.说:人云亦云。不知所云。
2.表示强调:岁云暮矣。
3.在空中悬浮的由水滴、冰晶聚集形成的物体。
4.指云南:云腿(云南宣威一带出产的火腿)。
5.姓。
云
(③④雲)
yún ㄩㄣˊ
说话,引文:人云亦云。子曰诗云。云云(如此,这样;引用文句或谈话时,表示结束或有所省略)。 文言助词,句首句中句末都用:云谁之思?岁云暮矣,着记时也云。 水气上升遇冷凝聚成微小的水珠,成团地在空中飘浮:行云流水。云蒸霞蔚。 指中国“云南省”:云腿(云南省出产的火腿)。 同“芸”。众多。 同“纭”。纷纭。英语 say, speak; clouds
德语 Wolken"
“烟”字共有1个读音: [yān]
汉字 | 烟 |
---|---|
读音 | [yān] |
注音 | ㄧㄢ |
部首 | [火] 火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0 部外:6 |
异体字 | 焑 煙 菸 㷑 ???? ???? ???? ???? ???? ???? ????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煙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0DF |
其它编码 | 五笔:oldy 仓颉:fwk 郑码:uojd 四角:96800 |
笔顺编码 | 4334251341 |
笔顺笔画 | 丶ノノ丶丨フ一ノ丶一 |
笔顺名称 | 点 撇 撇 点 竖 横折 横 撇 点 横 |
1.物质燃烧时所产生的气状物:冒烟。
2.像烟的东西:烟雾。
3.烟气刺激:烟了眼睛。
4.烟草或烟草的制成品:烟叶。吸烟。
烟
(⑤菸、煙)
yān ㄧㄢˉ
物质燃烧时所生的气体:冒烟。硝烟。烟囱。烟雾。烟波。烟火。烟尘。荒无人烟。 像烟的:烟霞。烟霭。烟岚。烟鬟。 烟气刺激使眼睛流泪或睁不开:烟了眼睛。 一年生草本植物:烟草。烟叶。 烟草制成品:香烟。卷烟。纸烟。烟蒂。 指“鸦片”:大烟。烟灯。烟枪。烟馆。英语 smoke, soot; opium; tobacco, cigarettes
德语 Qualm (S),Rauch, Nebel (S),Zigarette (S),Zigarre (S),Rau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