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高大的帆。
例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英high sail;
⒈ 亦作“云颿”。
⒉ 白色的船帆。
引《后汉书·马融传》:“然后方餘皇,连舼舟,张云帆,施蜺幬。”
唐 李白 《行路难》诗之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清 陈玉树 《乙未夏拟李义山重有感》诗:“新开驛路金为埒,高挂云帆铁作舟。”
⒊ 借指船。
引唐 杜甫 《后出塞》诗之四:“云帆转 辽海,粳稻来 东吴。”
宋 叶梦得 《贺新郎》词:“万里云帆何时到,送孤鸿、目断千山阻。”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楹联賸语》:“望断 黔阳,可怜万里云颿,依然将母;魂消 白下,共惜半年风鹤,了却孤臣。”
“云”字共有1个读音: [yún]
汉字 | 云 |
---|---|
读音 | [yún] |
注音 | ㄩㄣˊ |
部首 | [二] 二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4 部外:2 |
异体字 | 雲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繁体字形 | 雲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4E91 |
其它编码 | 五笔:fcu 仓颉:mmi 郑码:bdzs 四角:10732 |
笔顺编码 | 1154 |
笔顺笔画 | 一一フ丶 |
笔顺名称 | 横 横 撇折 点 |
1.说:人云亦云。不知所云。
2.表示强调:岁云暮矣。
3.在空中悬浮的由水滴、冰晶聚集形成的物体。
4.指云南:云腿(云南宣威一带出产的火腿)。
5.姓。
云
(③④雲)
yún ㄩㄣˊ
说话,引文:人云亦云。子曰诗云。云云(如此,这样;引用文句或谈话时,表示结束或有所省略)。 文言助词,句首句中句末都用:云谁之思?岁云暮矣,着记时也云。 水气上升遇冷凝聚成微小的水珠,成团地在空中飘浮:行云流水。云蒸霞蔚。 指中国“云南省”:云腿(云南省出产的火腿)。 同“芸”。众多。 同“纭”。纷纭。英语 say, speak; clouds
德语 Wolk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