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一·卿云歌》宋郭茂倩题解:“《尚书大传》曰:'舜将禅禹,于时俊乂百工相和而歌《卿云》。'”后因用“云歌”指帝王祭祀、庆典时的颂歌。
⒉ 响遏行云之歌。
⒊ 指高歌。
⒈ 后因用“云歌”指帝王祭祀、庆典时的颂歌。
引《乐府诗集·杂歌谣辞一·卿云歌》 宋 郭茂倩 题解:“《尚书大传》曰:‘ 舜 将禪 禹,於时俊乂百工相和而歌《卿云》。’”
北魏 宗钦 《东宫侍臣箴》:“云歌 唐 后,垂横美 虞。”
唐 褚亮 《雩祭乐章·雍和》:“凤管晨凝,云歌晓囀。”
⒉ 响遏行云之歌。
引唐 吴筠 《游仙》诗之二十:“列侍奏云歌,真音满太空。”
⒊ 指高歌。
引宋 史达祖 《杏花天》词:“凉花畔,云歌露饮。梦断了,终难再问。”
“云”字共有1个读音: [yún]
汉字 | 云 |
---|---|
读音 | [yún] |
注音 | ㄩㄣˊ |
部首 | [二] 二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4 部外:2 |
异体字 | 雲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繁体字形 | 雲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4E91 |
其它编码 | 五笔:fcu 仓颉:mmi 郑码:bdzs 四角:10732 |
笔顺编码 | 1154 |
笔顺笔画 | 一一フ丶 |
笔顺名称 | 横 横 撇折 点 |
1.说:人云亦云。不知所云。
2.表示强调:岁云暮矣。
3.在空中悬浮的由水滴、冰晶聚集形成的物体。
4.指云南:云腿(云南宣威一带出产的火腿)。
5.姓。
云
(③④雲)
yún ㄩㄣˊ
说话,引文:人云亦云。子曰诗云。云云(如此,这样;引用文句或谈话时,表示结束或有所省略)。 文言助词,句首句中句末都用:云谁之思?岁云暮矣,着记时也云。 水气上升遇冷凝聚成微小的水珠,成团地在空中飘浮:行云流水。云蒸霞蔚。 指中国“云南省”:云腿(云南省出产的火腿)。 同“芸”。众多。 同“纭”。纷纭。英语 say, speak; clouds
德语 Wolk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