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见“云笺”。
⒈ 亦作“云牋”。有云状花纹的纸。
引宋 周邦彦 《蕙兰芳引》词:“更花管云牋,犹写寄情旧曲。”
明 张景 《飞丸记·邂逅参商》:“掩映芙蓉面,想起心事寄云笺。相思一綫悬,怀人何日重相见。”
清 巢震林 《如梦令·春闺》词:“艷曲背人偷和,小叠云笺粉涴。”
苏曼殊 《燕子龛随笔》:“又女致母诗:‘挑灯含泪叠云笺,万里缄封寄可怜,为问生身亲阿母,卖儿还剩几多钱?’”
“云”字共有1个读音: [yún]
汉字 | 云 |
---|---|
读音 | [yún] |
注音 | ㄩㄣˊ |
部首 | [二] 二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4 部外:2 |
异体字 | 雲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繁体字形 | 雲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4E91 |
其它编码 | 五笔:fcu 仓颉:mmi 郑码:bdzs 四角:10732 |
笔顺编码 | 1154 |
笔顺笔画 | 一一フ丶 |
笔顺名称 | 横 横 撇折 点 |
1.说:人云亦云。不知所云。
2.表示强调:岁云暮矣。
3.在空中悬浮的由水滴、冰晶聚集形成的物体。
4.指云南:云腿(云南宣威一带出产的火腿)。
5.姓。
云
(③④雲)
yún ㄩㄣˊ
说话,引文:人云亦云。子曰诗云。云云(如此,这样;引用文句或谈话时,表示结束或有所省略)。 文言助词,句首句中句末都用:云谁之思?岁云暮矣,着记时也云。 水气上升遇冷凝聚成微小的水珠,成团地在空中飘浮:行云流水。云蒸霞蔚。 指中国“云南省”:云腿(云南省出产的火腿)。 同“芸”。众多。 同“纭”。纷纭。英语 say, speak; clouds
德语 Wolken"
“笺”字共有1个读音: [jiān]
汉字 | 笺 |
---|---|
读音 | [jiān] |
注音 | ㄐㄧㄢ |
部首 | [竹] 竹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1 部外:5 |
异体字 | 箋 牋 椾 㮍 䔐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繁体字形 | 箋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B3A |
其它编码 | 五笔:tgr|tgau 仓颉:hij 郑码:mhm 四角:88503 |
笔顺编码 | 31431411534 |
笔顺笔画 | ノ一丶ノ一丶一一フノ丶 |
笔顺名称 | 撇 横 点 撇 横 点 横 横 斜钩 撇 点 |
1.注解:笺注。
2.写信或题词用的纸:信笺。便笺。
3.信札:笺札(书信)。
基本字义
笺
(箋)
jiān ㄐㄧㄢˉ
注释:笺注。小幅华贵的纸张,古时用以题咏或写书信:便笺。信笺。书信:笺札。笺牍。华笺。文体名,书札、奏记一类:笺奏。奏笺(多呈皇后、太子、诸王)。英语 note, memo; stationery; comments
德语 Brief (bogen)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