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车前驾牲口的直木和套在牲口脖子上的曲木。借指车子。
⒉ 古代肩舆供抬举用的直木和套在肩膀上的横木(或布带、皮带)。
⒈ 车前驾牲口的直木和套在牲口脖子上的曲木。借指车子。
引唐 李白 《草创大还赠柳官迪》诗:“姹女乘河车,黄金充辕軛。”
王琦 注:“軛,辕端横木。驾马领者也。”
《宋史·宦者传三·杨戬》:“农不得之田,牛不得耕垦,殫财靡芻,力竭饿死,或自縊辕軛间。”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栈有青牛,素服辕軛。主之薨也,踣地哀鸣,仰天屑泪,三日不秣。”
⒉ 古代肩舆供抬举用的直木和套在肩膀上的横木(或布带、皮带)。
引《隋书·礼仪志五》:“初 齐武帝 造大小輦,并如軺车,但无轮轂,下横辕軛。”
“辕”字共有1个读音: [yuán]
汉字 | 辕 |
---|---|
读音 | [yuán] |
注音 | ㄩㄢˊ |
部首 | [车] 车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4 部外:10 |
异体字 | 轅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轅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F95 |
其它编码 | 五笔:lfke 仓颉:kqgrv 郑码:hejr 四角:44532 |
笔顺编码 | 15211212513534 |
笔顺笔画 | 一フ丨一一丨一丨フ一ノフノ丶 |
笔顺名称 | 横 撇折 竖 提 横 竖 横 竖 横折 横 撇 竖提 撇 捺 |
1.车前驾牲畜的两根直木:一匹马驾辕,一匹马拉套。
2.指辕门,借指衙署:行辕。
3.姓。
基本字义
辕
(轅)
yuán ㄩㄢˊ
车前驾牲畜的两根直木:辕马。车辕。驾辕。南辕北辙。旧时指军营、官署的外门,借指衙署:辕门。行(xíng )辕。英语 axle; magistrate's office; surname
德语 Deichsel (S),Yuan (Eig, Fam)
“轭”字共有1个读音: [è]
汉字 | 轭 |
---|---|
读音 | [è] |
注音 | ㄜˋ |
部首 | [车] 车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8 部外:4 |
异体字 | 軛 軶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軛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F6D |
其它编码 | 五笔:ldbn 仓颉:kqmsu 郑码:hegy 四角:41512 |
笔顺编码 | 15211355 |
笔顺笔画 | 一フ丨一一ノフフ |
笔顺名称 | 横 撇折 竖 提 横 撇 横折钩 竖弯钩 |
牛鞅,牛拉东西时架在脖子上的短粗曲木。
基本字义
轭
(軛)
è ㄜˋ
◎ 驾车时搁在牛马颈上的曲木。
英语 yoke, col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