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叹词。表示赞叹。
⒉ 叹词。表示悲叹。
⒈ 叹词。表示赞叹。
引《诗·周南·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毛 传:“于嗟,叹辞。”
《诗·召南·驺虞》:“彼茁者葭,壹发五豝,于嗟乎騶虞。”
郑玄 笺:“于嗟者,美之也。”
⒉ 叹词。表示悲叹。
引《诗·邶风·击鼓》:“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郑玄 笺:“叹其弃约,不与我相亲信。亦伤之。”
《史记·吕太后本纪》:“赵王 饿,乃歌曰……于嗟不可悔兮寧蚤自财,为王而饿死兮谁者怜之!”
唐 元稹 《唐故建州蒲城县尉元君墓志铭》:“禽交加,六神没,于嗟 元君 归此室。”
⒈ 叹息之辞。
引《史记·卷六一·伯夷传》:「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于”字共有1个读音: [yú]
汉字 | 于 |
---|---|
读音 | [yú] |
注音 | ㄩˊ |
部首 | [二] 二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3 部外:1 |
异体字 | 丂 亏 亐 於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繁体字形 | 於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4E8E |
其它编码 | 五笔:gfk 仓颉:md 郑码:advv 四角:10400 |
笔顺编码 | 112 |
笔顺笔画 | 一一丨 |
笔顺名称 | 横 横 竖钩 |
1.a)在:她生于1949年。来信已于日前收到。黄河发源于青海。b)向:问道于盲。告慰于知己。求救于人。c)给:嫁祸于人。献身于科学事业。d)对;对于:忠于祖国。有益于人民。形势于我们有利。e)自;从:青出于蓝。出于自愿。f)表示比较:大于。少于。高于。低于。g)表示被动:见笑于大方之家。
2.后缀。a)动词后缀:合于。属于。在于。至于。b)形容词后缀:勇于负责。善于调度。易于了解。难于实行。“於”
3.姓。
于
yú ㄩˊ
介词(➊在,如“生于北京”;➋到,如“荣誉归于老师”;➌对,如“勤于学习”;➍向,如“出于自愿”;➎给,如“问道于盲”;➏自,从,如“取之于民”;➐表比较,如“重于泰山”;➑表被动,如“限于水平”)。 后缀(➊在形容词后,如“疏于防范”;➋在动词后,如“属于未来)。 姓。英语 in, on, at; go to; surname
德语 an, als, aus, bei, in, von, zu
“嗟”字共有1个读音: [jiē]
汉字 | 嗟 |
---|---|
读音 | [jiē] |
注音 | ㄐㄧㄝ |
部首 | [口] 口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2 部外:9 |
异体字 | 䦈 差 ???? ???? ???? ???? ???? ????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5DF |
其它编码 | 五笔:kuda|kuag 仓颉:rtqm 郑码:jubi 四角:68012 |
笔顺编码 | 251431113121 |
笔顺笔画 | 丨フ一丶ノ一一一ノ一丨一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横 点 撇 横 横 横 撇 横 竖 横 |
1.叹息;感叹:嗟叹。
2.文言叹词:嗟乎。
基本字义
嗟
jiē ㄐㄧㄝˉ 又 yuē ㄐㄩㄝˉ
文言叹词:嗟乎。嗟叹。嗟来之食。英语 sigh, alas
德语 Säuseln, Seufzen (S),Seufzer (S),Säuseln, Seufzen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