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于铄的意思

shuò

于铄


拼音yú shuò
注音ㄩˊ ㄕㄨㄛˋ

繁体於鑠

词语解释

于铄[ yú shuò ]

⒈  叹词。表赞美。

引证解释

⒈  叹词。表赞美。

《诗·周颂·酌》:“於鑠王师,遵养时晦。”
陆德明 释文:“於音乌。”
三国 魏 曹操 《度关山》诗:“於鑠贤圣,总统邦域。”
晋 陶潜 《祭从弟敬远文》:“於鑠吾弟,有操有概。”
宋 王禹偁 《平阳公主赞》:“於鑠高祖,篤生贵主。内持柔顺,外奋英武。”
鲁迅 《集外集·斯巴达之魂》:“於鑠豪杰,鼓铸全军。”

“于”字共有1个读音: [yú]  

于

汉字
读音[yú]
注音ㄩˊ
部首[二]  二字旁
笔画总笔画:3 部外:1
异体字 丂 亏 亐 於
字形结构独体字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4E8E
其它编码五笔:gfk 仓颉:md 郑码:advv 四角:10400
笔顺编码112
笔顺笔画一一丨
笔顺名称 横 横 竖钩

“于”字的意思

1.a)在:她生于1949年。来信已于日前收到。黄河发源于青海。b)向:问道于盲。告慰于知己。求救于人。c)给:嫁祸于人。献身于科学事业。d)对;对于:忠于祖国。有益于人民。形势于我们有利。e)自;从:青出于蓝。出于自愿。f)表示比较:大于。少于。高于。低于。g)表示被动:见笑于大方之家。

2.后缀。a)动词后缀:合于。属于。在于。至于。b)形容词后缀:勇于负责。善于调度。易于了解。难于实行。“於”

3.姓。

“于”字的基本解释

yú ㄩˊ

介词(➊在,如“生于北京”;➋到,如“荣誉归于老师”;➌对,如“勤于学习”;➍向,如“出于自愿”;➎给,如“问道于盲”;➏自,从,如“取之于民”;➐表比较,如“重于泰山”;➑表被动,如“限于水平”)。 后缀(➊在形容词后,如“疏于防范”;➋在动词后,如“属于未来)。 姓。

英语 in, on, at; go to; surname

德语 an, als, aus, bei, in, von, zu

“铄”字共有1个读音: [shuò]  

铄

汉字
读音[shuò]
注音ㄕㄨㄛˋ
部首[钅]  金字旁
笔画总笔画:10 部外:5
异体字 鑠 ???? ???? ????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94C4
其它编码五笔:qqiy|qtni 仓颉:ophvd 郑码:prko 四角:82794
笔顺编码3111535234
笔顺笔画ノ一一一フノフ丨ノ丶
笔顺名称 撇 横 横 横 竖提 撇 竖折/竖弯 竖钩 撇 点

“铄”字的意思

1.熔化(金属):铄金。铄石流金(比喻炎热)。

2.销毁。

3.同“烁”。

“铄”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鑠)

shuò ㄕㄨㄛˋ

熔化金属:众心成城,众口铄金。消毁,消损:“秦先得齐宋,则韩氏铄”。同“烁”。

英语 melt, smelt; shine

德语 schmelzen, verschmelzen, einschmelzen (V)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