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默诵;背诵。
⒈ 默诵;背诵。
引《晋书·艺术传·鸠摩罗什》:“罗什 多所暗诵,无不究其义旨。”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技艺》:“凡大历悉是筭数,令人就耳一读,即能暗诵。”
明 归有光 《先妣事略》:“孺人中夜觉寝,促 有光 暗诵《孝经》。”
⒈ 默记而背诵。
引《三国志·卷二一·魏书·王粲传》:「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曰:『卿能暗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
“诵”字共有1个读音: [sòng]
汉字 | 诵 |
---|---|
读音 | [sòng] |
注音 | ㄙㄨㄥˋ |
部首 | [讠] 言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9 部外:7 |
异体字 | 誦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誦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BF5 |
其它编码 | 五笔:yceh 仓颉:ivnib 郑码:sxld 四角:37727 |
笔顺编码 | 455425112 |
笔顺笔画 | 丶フフ丶丨フ一一丨 |
笔顺名称 | 点 横折提 横撇/横钩 点 竖 横折钩 横 横 竖 |
1.朗读;读出声音来:朗诵。诵诗。
2.背诵:过目成诵。
3.述说:传诵。称诵。
基本字义
诵
(誦)
sòng ㄙㄨㄥˋ
用有高低抑扬的腔调念:诵读。背诵。诵诗。称述,述说:“王之为都者,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距心,为王诵之”。诗歌:作诵(作诗)。怨谤。英语 recite, chant, repeat
德语 laut lesen, vortragen, vorlesen (V),Song (Eig, F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