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传说中的瀛洲石磬,因轻而鸣。
⒈ 传说中的 瀛洲 石磬,因轻而鸣。
引前蜀 杜光庭 《胡常侍修黄箓斋词》:“是用精修黄籙,上奉玄休,案十华三境之仪,备羽磬霜钟之礼,归心万圣,稽首诸天。”
“羽”字共有1个读音: [yǔ]
汉字 | 羽 |
---|---|
读音 | [yǔ] |
注音 | ㄩˇ |
部首 | [羽] 羽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6 部外:0 |
异体字 | 䨒 ???? 羽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FBD |
其它编码 | 五笔:nnyg 仓颉:smsim 郑码:ytyt 四角:17120 |
笔顺编码 | 541541 |
笔顺笔画 | フ丶一フ丶一 |
笔顺名称 | 横折钩 点 提 横折钩 点 提 |
1.羽毛,鸟的毛:羽翼。
2.鸟类或昆虫的翅膀:振羽。
3.古代五音(宫、商、角、徵、羽)之一。相当于简谱的“6”。
基本字义
羽
yǔ ㄩˇ
鸟的毛:羽毛。羽绒。羽书。羽衣。羽扇。羽族(指鸟类)。羽旗。羽檄(羽书)。鱼类或昆虫的翅膀,道教传说中指会飞的仙人:羽翼。羽翰(翅膀)。羽士(a.会飞的仙人;b.道士)。箭上的羽毛,借指箭:羽猎。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6”。英语 feather, plume; wings; rad. 124
德语 Feder (S),Radikal Nr. 124 = Vogelfeder, Feder (S)
“磬”字共有1个读音: [qìng]
汉字 | 磬 |
---|---|
读音 | [qìng] |
注音 | ㄑㄧㄥˋ |
部首 | [石] 石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6 部外:11 |
异体字 | 声 殸 硜 ???? ????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8EC |
其它编码 | 五笔:fnmd|fnwd 仓颉:gemr 郑码:bxqg 四角:47602 |
笔顺编码 | 1215213355413251 |
笔顺笔画 | 一丨一フ丨一ノノフフ丶一ノ丨フ一 |
笔顺名称 | 横 竖 横 横折 竖 横 撇 撇 横折折/横折弯 横撇/横钩 点 横 撇 竖 横折 横 |
1.古代击乐器。用石或玉制成,形如曲尺,悬于架上,用木槌击奏。单一的叫特磬,成套的叫编磬。
2.寺庙中拜佛时敲打的钵形响器。用铜制成。
基本字义
磬
qìng ㄑㄧㄥˋ
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悬挂。佛寺中使用的一种钵状物,用铜铁铸成,既可作念经时的打击乐器,亦可敲响集合寺众。缢杀:“公族其有死罪,则磬于甸人”。古同“罄”,空,尽。英语
musical instrument; musical stone
德语 Klangstein ( altes Schlaginstrument ) (S),Qing ( topfförmiges Schlaginstrument aus Messing in buddh. Tempeln )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