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传说夏禹以九牧之金铸鼎,上铸万物,使民知何物为善,何物为恶。
⒉ 即九鼎。传说禹铸九鼎,象征九州。后因以喻国家领土、政权。
⒊ 西周晩期青铜器。宋代《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等书着录,称为“穆公鼎”。铭文二〇五字,记述禹以武公的兵车百辆和徒御一千二百人随周王作战,俘获鄂侯事。1942年陕西岐山又出一鼎,与宋代着录相同,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⒈ 传说 夏禹 以九牧之金铸鼎,上铸万物,使民知何物为善,何物为恶。
引《左传·宣公三年》:“昔 夏 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姦。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
明 沉德符 《野获编·释道·毁皇姑寺》:“观 世宗 屡諭,不特明晰事理,且曲揣人情,真是 禹 鼎 秦 镜。”
清 赵翼 《题稚存万里荷戈集》诗:“即今一卷《荷戈》诗,己如 禹 鼎铸魅魑。”
清 何世麟 《感赋》诗:“越 裳依旧防 倭 寇, 禹 鼎何时铸 汉 奸。”
⒉ 即九鼎。传说 禹 铸九鼎,象征九州。后因以喻国家领土、政权。
引陈毅 《赣南游击词》:“贼子引狼输 禹 鼎,大军抗 日 渡 金沙。”
⒊ 西周 晚期青铜器。 宋 代《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等书著录,称为“穆公鼎”。铭文二〇五字,记述 禹 以 武公 的兵车百辆和徒御一千二百人随 周 王作战,俘获 鄂侯 事。1942年 陕西 岐山 又出一鼎,与 宋 代著录相同,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禹”字共有1个读音: [yǔ]
汉字 | 禹 |
---|---|
读音 | [yǔ] |
注音 | ㄩˇ |
部首 | [丿] 撇 |
笔画 | 总笔画:9 部外:8 |
异体字 | ???? ????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9B9 |
其它编码 | 五笔:tkmy 仓颉:hlbi 郑码:mild 四角:20227 |
笔顺编码 | 325125214 |
笔顺笔画 | ノ丨フ一丨フ丨一丶 |
笔顺名称 | 撇 竖 横折 横 竖 横折钩 竖 提 点 |
古人名。传说是夏朝第一个王,鲧之子。因治水有功,舜让位给他。他死后,子启即位,开始了世袭制度。
基本字义
禹
yǔ ㄩˇ
传说中国夏代的第一个君主,他曾经治过洪水:禹域(指中国的疆域)。姓。英语
legendary hsia dynasty founder
德语 Yu (Eig, Fam)
“鼎”字共有1个读音: [dǐng]
汉字 | 鼎 |
---|---|
读音 | [dǐng] |
注音 | ㄉㄧㄥˇ |
部首 | [鼎] 鼎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2 部外:0 |
异体字 | 㫀 鐤 鼑 ???? ???? ???? ???? ???? ???? ???? ???? 䁀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F0E |
其它编码 | 五笔:hndn 仓颉:buvml 郑码:lznx 四角:22227 |
笔顺编码 | 251115132125 |
笔顺笔画 | 丨フ一一一フ一ノ丨一丨フ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横 横 横 竖折撇/竖折折 横 撇 竖 横 竖 横折 |
1.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
2.比喻王位、帝业:定鼎。问鼎。
3.大:鼎力。鼎言。
4.锅。
5.姓。
6.正当;正在:鼎盛。
鼎
dǐng ㄉㄧㄥˇ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铜鼎。鼎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鼎镬。 锅:鼎罐。鼎锅。 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鼎彝。九鼎。定鼎。问鼎。鼎祚(国运)。 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鼎峙。鼎足之势。 大:鼎族。鼎臣。鼎力支持。 正当,正在:鼎盛(shèng )。英语 large, three-legged bronze caldron
德语 Antikes Kochgefäß mit zwei Griffen und drei oder vier Standbeinen (S),Dreifuß (S),kaiserliche Macht (S),Kessel (S),Macht (S),Opfergefäß (S),Symbol für das Reich (S),Urne (S),errichten (V),fest (Adj),stark (Adv),Ding (Eig, Fam),Klassenzeichen , Radikal Nr. 206 ,Ding (antikes Kochgefäß mit zwei Handgriffen und drei oder vier Beinen)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