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禹步的意思

禹步


拼音yǔ bù
注音ㄩˇ ㄅㄨˋ

词语解释

禹步[ yǔ bù ]

⒈  谓跛行。相传夏禹治水积劳成疾,身病偏枯,行走艰难,故称。《尸子·君治》:“禹于是疏河决江,十年未阚其家,手不爪,胫不毛,生偏枯之疾,步不相过,人曰禹步。”《法言·重黎》“巫步多禹”晋李轨注:“﹝禹﹞治水土,涉山川,病足,故行跛也……而俗巫多效禹步。”故亦称巫师、道士作法的步法为禹步。

引证解释

⒈  谓跛行。相传 夏禹 治水积劳成疾,身病偏枯,行走艰难,故称。

《尸子·君治》:“禹 於是疏 河 决 江,十年未闞其家,手不爪,脛不毛,生偏枯之疾,步不相过,人曰 禹 步。”
《法言·重黎》“巫步多 禹” 晋 李轨 注:“﹝ 禹 ﹞治水土,涉山川,病足,故行跛也……而俗巫多效 禹 步。”
故亦称巫师、道士作法的步法为 禹 步。 晋 葛洪 《抱朴子·登涉》:“禹 步法:正立,右足在前,左足在后,次復前右足,以左足从右足併,是一步也。次復前右足,次前左足,以右足从左足併,是二步也。次復前右足,以左足从右足併,是三步也。如此 禹 步之道毕矣。”
《北史·艺术传上·由吾道荣》:“及至 汾河,遇水暴长,桥坏,船渡艰难。是人乃临水 禹 步,以一符投水中,流便絶。”
唐 王昌龄 《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诗:“松间白髮黄尊师,童子烧香 禹 步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产龙》:“有 王媪 者,焚香 禹 步,且捺且咒。”

国语辞典

禹步[ yǔ bù ]

⒈  跛行。相传夏禹治水,涉山川,足病而行跛,故称跛行为「禹步」。

汉·扬雄《法言·重黎》:「昔者姒氏治水土,而巫步多禹」句下晋·李轨·注:「姒氏,禹也。治水土,涉山川,病足,故行跛也。……而俗巫多效禹步。」

⒉  道教法师设坛建醮时,为求遣神召灵而礼拜星斗的步态动作。参见「步罡踏斗」条。

《南史·卷四五·陈显达传》:「地黄村潘妪善禁,先以钉钉柱,妪禹步作气,钉即出,乃禁显达目中镞出之。」
唐·王昌龄〈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诗三首之一:「松间白发黄尊师,童子烧香禹步时。」

“禹”字共有1个读音: [yǔ]  

禹

汉字
读音[yǔ]
注音ㄩˇ
部首[丿]  撇
笔画总笔画:9 部外:8
异体字 ???? ????
字形结构独体字
统一编码基本区 U+79B9
其它编码五笔:tkmy 仓颉:hlbi 郑码:mild 四角:20227
笔顺编码325125214
笔顺笔画ノ丨フ一丨フ丨一丶
笔顺名称 撇 竖 横折 横 竖 横折钩 竖 提 点

“禹”字的意思

古人名。传说是夏朝第一个王,鲧之子。因治水有功,舜让位给他。他死后,子启即位,开始了世袭制度。

“禹”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ǔ ㄩˇ

传说中国夏代的第一个君主,他曾经治过洪水:禹域(指中国的疆域)。姓。

英语

legendary hsia dynasty founder

德语 Yu (Eig, Fam)

“步”字共有1个读音: [bù]  

步

汉字
读音[bù]
注音ㄅㄨˋ
部首[止]  止字旁
笔画总笔画:7 部外:3
异体字 埠 歨 ???? ???? ???? 歩 踄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B65
其它编码五笔:hir|hhr 仓颉:ylmh 郑码:iiko 四角:21201
笔顺编码2121233
笔顺笔画丨一丨一丨ノノ
笔顺名称 竖 横 竖 横 竖 撇 撇

“步”字的意思

1.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脚步:正步。跑步。寸步难移。走了一步棋。

2.阶段:初步。事情一步比一步顺利。

3.地步;境地:不幸落到这一步。

4.旧制长度单位,1步等于5尺。

5.用脚走:步入会场。亦步亦趋。

6.踩;踏:步人后尘。

7.用脚步等量地:步一步这块地够不够三亩。

8.姓。

9.同“埠”(多用于地名):盐步。禄步。炭步(都在广东)。

“步”字的基本解释

bù ㄅㄨˋ

行走:步兵。步行(xíng )。徒步。信步。闲步。固步自封。望而却步。 踏着别人的足迹走,追随:步韵。步其后尘。步武前贤。 行走时两脚的距离:步伐。步测。寸步难行。 事情进行的程序、阶段、程度:步骤。初步。 中国旧制长度单位,一步等于五尺。 同“埠”,多用于地名。 姓。

英语 step, pace; walk, stroll

德语 Schritt, Gang (Arch)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