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禹迹”。
⒉ 相传夏禹治水,足迹遍于九州,后因称中国的疆城为禹迹。语出《书·立政》:“其克诘尔戎兵,以陟禹之迹。”孔传:“以升禹治水之旧迹。”
⒊ 指夏禹治水的业绩。
⒈ 见“禹迹”。亦作“禹跡”。
⒉ 相传 夏禹 治水,足迹遍于九州,后因称 中国 的疆城为 禹 迹。
引语出《书·立政》:“其克詰尔戎兵,以陟 禹 之迹。”
孔 传:“以升 禹 治水之旧迹。”
《左传·襄公四年》:“芒芒 禹 迹,画为九州。”
唐 韩愈 《鳄鱼文》:“况 禹 迹所揜, 扬州 之近地,刺史县令之所治,出贡赋以供天地宗庙百神之祀之壤者哉!”
⒊ 指 夏禹 治水的业绩。
引北周 庾信 《周宗庙歌》之六:“功参 禹 迹,德赞 尧 门。”
唐 章孝标 《上浙东元相》诗:“何言 禹 跡无人继,万顷湖田又斩新。”
⒈ 夏禹治水,足迹遍历中国,故以禹迹为中国的代称。
引《左传·襄公四年》:「芒芒禹迹,画为九州。」
⒉ 夏禹的功业。
引北周·庾信《周宗庙歌·皇夏》:「功参禹迹,德赞尧门。」
唐·章孝标〈上浙东元相〉诗:「何言禹迹无人继,万顷湖田又斩新。」
“禹”字共有1个读音: [yǔ]
汉字 | 禹 |
---|---|
读音 | [yǔ] |
注音 | ㄩˇ |
部首 | [丿] 撇 |
笔画 | 总笔画:9 部外:8 |
异体字 | ???? ????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9B9 |
其它编码 | 五笔:tkmy 仓颉:hlbi 郑码:mild 四角:20227 |
笔顺编码 | 325125214 |
笔顺笔画 | ノ丨フ一丨フ丨一丶 |
笔顺名称 | 撇 竖 横折 横 竖 横折钩 竖 提 点 |
古人名。传说是夏朝第一个王,鲧之子。因治水有功,舜让位给他。他死后,子启即位,开始了世袭制度。
基本字义
禹
yǔ ㄩˇ
传说中国夏代的第一个君主,他曾经治过洪水:禹域(指中国的疆域)。姓。英语
legendary hsia dynasty founder
德语 Yu (Eig, Fam)
“迹”字共有1个读音: [jì]
汉字 | 迹 |
---|---|
读音 | [jì] |
注音 | ㄐㄧˋ |
部首 | [辶] 走之旁 |
笔画 | 总笔画:9 部外:6 |
异体字 | ???? ???? 蹟 跡 脔 䢌 䟱 ???? |
字形结构 | 半包围结构 |
繁体字形 | 跡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FF9 |
其它编码 | 五笔:yopi 仓颉:yylc 郑码:snow 四角:30303 |
笔顺编码 | 413234454 |
笔顺笔画 | 丶一ノ丨ノ丶丶フ丶 |
笔顺名称 | 点 横 撇 竖钩 撇 点 点 横折折撇 捺 |
1.留下的印子;痕迹:足迹。血迹。笔迹。踪迹。
2.前人遗留的事物(主要指建筑或器物):古迹。陈迹。事迹。史迹。
3.形迹:迹近违抗(行动近乎违背、抗拒上级指示)。
基本字义
迹
jì ㄐㄧˋ
脚印:踪迹。足迹。血迹。笔迹。 物体遗留下的印痕:印迹。 前人遗留下的事物:古迹。实迹。 追寻踪迹:“汉求将军急,迹且至臣家”。 据实迹考知:“迹汉功臣,亦皆割符世爵”。英语 traces, impressions, footprints
德语 anreißen, zensieren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