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玉桮”。亦作“玉杯”。玉制的杯或杯的美称。《汉书·董仲舒传》:“说《春秋》事得失,《闻举》、《玉杯》、《蕃露》、《清明》、《竹林》之属,复数十篇。”牡丹的一种。亦作:玉桮玉杯。
⒈ 见“玉杯”。亦作“玉桮”。亦作“玉盃”。
⒉ 玉制的杯或杯的美称。
引《韩非子·喻老》:“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必旄象豹胎。”
《史记·孝文本纪》:“十七年,得玉杯,刻曰‘人主延寿’。”
南朝 齐 谢朓 《金谷聚》诗:“璖椀送佳人,玉桮邀上客。”
唐 杜甫 《章梓州桔亭饯成都窦少尹》诗:“秋日野亭千橘香,玉盃锦席高云凉。”
清 吴伟业 《元夕》诗:“长信 玉杯簪戴胜, 昭阳 银烛擘空侯。”
⒊ 后因泛称重要著作为“玉杯”。
引《汉书·董仲舒传》:“説《春秋》事得失,《闻举》、《玉杯》、《蕃露》、《清明》、《竹林》之属,復数十篇。”
颜师古 注:“皆其所著书名也。”
北周 庾信 《小园赋》:“琴号珠柱,书名《玉杯》。”
唐 杜牧 《早春寄岳州李使君》诗:“拂匣调珠柱,磨铅勘《玉杯》。”
清 纳兰性德 《茅斋》诗之二:“时开《玉杯》卷,或弹珠柱琴。”
⒋ 牡丹的一种。
引唐 裴潾 《白牡丹》诗:“别有玉杯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宋 范成大 《浪淘沙》词:“别有玉盃承露冷,留共君看。”
自注:“玉盃,官舍中牡丹絶品也。”
“玉”字共有1个读音: [yù]
汉字 | 玉 |
---|---|
读音 | [yù] |
注音 | ㄩˋ |
部首 | [玉] 玉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5 部外:0 |
异体字 | 王 ???? ????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389 |
其它编码 | 五笔:gyi 仓颉:mgi 郑码:cs 四角:10103 |
笔顺编码 | 11214 |
笔顺笔画 | 一一丨一丶 |
笔顺名称 | 横 横 竖 横 点 |
1.矿物,不透明和半透明的集合体。化学成分是硅酸铝钠。硬度大。如白玉、墨玉、青玉、碧玉、和田玉、岫岩玉等,主要用作雕刻工艺美术品。
2.比喻洁白美丽:亭亭玉立。
3.敬辞。称对方的身体或行动:玉体。玉成。
基本字义
玉
yù ㄩˋ
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玉石。玉器。玉玺(君主的玉印)。抛砖引玉。金玉良言。玉不琢,不成器。美,尊贵的,敬辞:玉泉。玉液(美酒)。玉言。玉姿。玉照(敬称别人的照片)。玉宇(a.天空;b.瑰丽的宫阙殿宇)。亭亭玉立。金科玉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姓。英语 jade, precious stone, gem
德语 Radikal Nr. 96 = Jade (alternativ auch 王 in anderen Zeichen benutzt) (S),J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