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地榆。
英great burnet;
⒉ 尊称对方的书信。
英your letter;
⒈ 玉版刻的道书。
引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岂况金简玉札,神僊之经,至要之言。”
唐 刘禹锡 《游桃源一百韵》:“丹丘 肃朝礼,玉札工紬绎。”
《云笈七籤》卷七:“此金简玉札,出自太上灵都之宫,刻玉为之。”
⒉ 对别人书信的敬称。
引唐 皮日休 《怀华阳润卿博士》诗之三:“数行玉札存心久,一掬云浆漱齿空。”
⒊ 植物名。即地榆,也叫玉豉。
引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五穀果蓏菜茹非中国物产者》:“《神仙服食经》云:地榆,一名玉札。北方难得……其实黑如豉,北方呼豉为札,当言玉豉。”
⒋ 药名。玉泉的别名。
引唐 韩愈 《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
王伯大 音释:“玉泉,一名玉札。”
郑观应 《盛世危言》卷五:“如服玉札金丹,悉革瞶聋之病。”
⒈ 玉制的书札。
引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七·玉札》:「此金简玉札出自太上灵都之宫,刻玉为之。」
⒉ 一种药。指地榆。
引唐·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⒊ 尊称他人的书简。
引唐·皮日休〈怀华阳润卿博士〉诗三首之三:「数行玉札存心久,一掬云浆漱齿空。」
英语great burnet (Sanguisorba officinalis), nephrite
“玉”字共有1个读音: [yù]
汉字 | 玉 |
---|---|
读音 | [yù] |
注音 | ㄩˋ |
部首 | [玉] 玉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5 部外:0 |
异体字 | 王 ???? ????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389 |
其它编码 | 五笔:gyi 仓颉:mgi 郑码:cs 四角:10103 |
笔顺编码 | 11214 |
笔顺笔画 | 一一丨一丶 |
笔顺名称 | 横 横 竖 横 点 |
1.矿物,不透明和半透明的集合体。化学成分是硅酸铝钠。硬度大。如白玉、墨玉、青玉、碧玉、和田玉、岫岩玉等,主要用作雕刻工艺美术品。
2.比喻洁白美丽:亭亭玉立。
3.敬辞。称对方的身体或行动:玉体。玉成。
基本字义
玉
yù ㄩˋ
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玉石。玉器。玉玺(君主的玉印)。抛砖引玉。金玉良言。玉不琢,不成器。美,尊贵的,敬辞:玉泉。玉液(美酒)。玉言。玉姿。玉照(敬称别人的照片)。玉宇(a.天空;b.瑰丽的宫阙殿宇)。亭亭玉立。金科玉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姓。英语 jade, precious stone, gem
德语 Radikal Nr. 96 = Jade (alternativ auch 王 in anderen Zeichen benutzt) (S),Jade
“札”字共有1个读音: [zhá]
汉字 | 札 |
---|---|
读音 | [zhá] |
注音 | ㄓㄚˊ |
部首 | [木] 木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5 部外:1 |
异体字 | 剳 劄 扎 ???? 軋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72D |
其它编码 | 五笔:snn 仓颉:du 郑码:fzvv 四角:42910 |
笔顺编码 | 12345 |
笔顺笔画 | 一丨ノ丶フ |
笔顺名称 | 横 竖 撇 点 竖弯钩 |
1.古代写字用的小而薄的木片。
2.信件:书札。手札。
3.札子,旧时的一种公文。
基本字义
札
zhá ㄓㄚˊ
古时写字的小木筒:札记。信件:手札。信札。旧时的一种公文:札子。夭死。英语 letter, note; correspond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