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犀渠的意思

犀渠


拼音xī qú
注音ㄒ一 ㄑㄨˊ

词语解释

犀渠[ xī qú ]

⒈  古代传说中的兽名。

⒉  用犀皮制成的盾牌。语本《国语·吴语》:“建肥胡,奉文犀之渠。”韦昭注:“肥胡,幡也。文犀之渠,谓楯也。文犀,犀之有文理者。”

⒊  犀甲。

⒋  借指战士或戎事。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传说中的兽名。

《山海经·中山经》:“﹝ 釐山 ﹞有兽焉,其状如牛,苍身,其音如婴儿,是食人,其名曰犀渠。”
袁珂 校注引 郝懿行 曰:“犀渠,盖犀牛之属也。”

⒉  用犀皮制成的盾牌。

语本《国语·吴语》:“建肥胡,奉文犀之渠。”
韦昭 注:“肥胡,幡也。文犀之渠,谓楯也。文犀,犀之有文理者。”
《文选·左思<吴都赋>》:“家有鹤膝,户有犀渠,军容蓄用,器械兼储。”
刘逵 注:“犀渠,楯也。”
南朝 陈 徐陵 《梁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霜戈雪戟,无非武库之兵;龙甲犀渠,皆是 云臺 之仗。”

⒊  犀甲。

《文选·鲍照<拟古>诗之三》:“解佩袭犀渠,卷袠奉卢弓。”
李周翰 注:“佩,文服也;犀渠,甲也。”
唐 皎然 《相和歌辞·从军行》:“誓师张虎落,选将擐犀渠。”

⒋  借指战士或戎事。

宋 杨万里 《晚立普明寺门时已过立春去除夕三日尔将归有叹》诗:“边头犀渠未晏眠,天不雨粟地流钱。”
明 皇甫汸 《从军行寄赠杨用修》:“被命事犀渠,差胜下蚕室。”

国语辞典

犀渠[ xī qú ]

⒈  以犀牛皮制成的甲胄。

《文选·鲍照·拟古诗三首之三》:「解佩袭犀渠,卷袠奉卢弓。」

⒉  以犀皮所制的盾牌。

《文选·左思·吴都赋》:「家有鹤膝,户有犀渠,军容蓄用,器械兼储。」

⒊  神话传说中的野兽。

《山海经·中山经》:「厘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鬼。有兽焉,其状如牛,苍身,其音如婴儿,是食人,其名曰犀渠。」

“犀”字共有1个读音: [xī]  

犀

汉字
读音[xī]
注音ㄒㄧ
部首[牛]  牛字部
笔画总笔画:12 部外:8
异体字 ???? ???? ???? ????
字形结构半包围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7280
其它编码五笔:nirh|nitg 仓颉:sehq 郑码:xmkm 四角:77259
笔顺编码513241343112
笔顺笔画フ一ノ丨丶一ノ丶ノ一一丨
笔顺名称 横折 横 撇 竖 点 提 撇 点 撇 横 横 竖

“犀”字的意思

哺乳动物,外形略像牛,颈短,四肢粗大,鼻子上有一个或两个角。皮粗而厚,微黑色,没有毛。生活于亚洲和非洲的热带森林里,吃植物。通称犀牛。

“犀”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xī ㄒㄧˉ

哺乳动物,形状略像牛,皮粗而厚,多皱纹。角生在鼻上,产于印度一带的只生一只角,产于非洲的有两只角,可做器物,亦可入药(通称“犀牛”):犀角。犀甲。犀照。灵犀。 坚固:犀舟(坚固的船)。犀利(锐利;锋利)。

英语 rhinoceros; sharp, well-tempered

德语 Nashorn (S, Bio)​,Rhinozeros (Rhinoceros unicornis)​ (S, Bio)​,Melonenschnitte (S)​,scharf (Adj)​,zäh (Adj)

“渠”字共有2个读音: [qú]   [jù]  

渠

汉字
读音[qú][jù]
注音ㄑㄩˊ|ㄐㄩˋ
部首[氵]  三点水
笔画总笔画:11 部外:8
异体字 ???? 佢 ????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E20
其它编码五笔:ians 仓颉:esd 郑码:vhxf 四角:31904
笔顺编码44115151234
笔顺笔画丶丶一一フ一フ一丨ノ丶
笔顺名称 点 点 提 横 横折 横 竖折/竖弯 横 竖 撇 捺

“渠”字的意思

[qú]

1.水道,特指人工开的河道或水沟:渠道(亦指途径,门路)。沟渠。

2.大:渠帅。渠魁(首领)。

3.方言,他:渠侬(他,他们)。渠辈。

4.车辋,古代车轮的外圈。

[jù]

岂:“掾部渠有其人乎?”

“渠”字的基本解释

qú ㄑㄩˊ

水道,特指人工开的河道或水沟:渠道(亦指途径,门路)。沟渠。 大:渠帅。渠魁(首领)。 方言,他:渠侬(他,他们)。渠辈。 车辋,古代车轮的外圈。

jù ㄐㄩˋ

同“讵”。相当于“岂”、“哪里”。“掾部渠有其人乎?”

英语 ditch, canal, channel, gutter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