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谓衔环报恩。
⒈ 参见“啣环结草”。参见“啣环结草”。
引相传 东汉 杨宝 九岁时,至 华阴 山北,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坠于树下, 宝 取雀以归,置巾箱中,食以黄花,百馀日毛羽成,乃飞去。其夜有黄衣童子自称 西王母 使者,以白环四枚与 宝 曰:“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事(三公),当如此环矣。”
事见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后用为报恩之典。 唐 王缙 《青雀歌》:“莫言不解衔环报,但问君恩今若为。”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序》:“曾不闻吐珠衔环,效虵雀之报。”
《水浒传》第十二回:“杨志 若得寸进,当效衔环背鞍之报。”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能邀格外之惠……当生生世世结草衔环。”
谓衔环报恩。 明 王世贞 《鸣凤记·邹慰夏孤》:“啣环犬马,常存寐梦。”
《封神演义》第三二回:“他日啣环,决不有负。”
清 陈梦雷 《西曹坐系书怀兼寄两弟》诗之三:“脱兔已非伤离罼,射乌偏误指啣环。”
⒈ 汉时杨宝曾救治遭鸱枭袭击的黄雀,后黄雀伤愈飞走。某夜有黄衣童子赠杨宝白环四枚。典出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后以衔环比喻报恩。
引唐·王缙〈青雀歌〉:「莫言不解衔环报,但问君恩今若为。」
《初刻拍案惊奇·卷八》:「早回家乡,誓当衔环结草。」
“衔”字共有1个读音: [xián]
汉字 | 衔 |
---|---|
读音 | [xián] |
注音 | ㄒㄧㄢˊ |
部首 | [行] 行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1 部外:5 |
异体字 | 銜 啣 㘅 ???? ???? ???? |
字形结构 | 左中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銜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854 |
其它编码 | 五笔:tqfh|tqgs 仓颉:hoopn 郑码:oip 四角:21221 |
笔顺编码 | 33231115112 |
笔顺笔画 | ノノ丨ノ一一一フ一一丨 |
笔顺名称 | 撇 撇 竖 撇 横 横 横 竖提 横 横 竖钩 |
1.马嚼子。
2.用嘴含:燕子衔泥。
3.怀在心里:衔恨。
4.接受:衔命。
5.职务和级别的名号:职衔。军衔。大使衔。
基本字义
衔
(銜)
xián ㄒㄧㄢˊ
马嚼子。用嘴含,用嘴叼:衔枚。燕子衔泥。含在心里:衔恨。衔冤。衔恤(含哀,怀着忧伤)。衔戢(敛藏于心,表示衷心感激)。接受,奉:衔命。指前后相接:衔接。职务和级别的名号:学衔。军衔。官衔。英语 bit; hold in mouth, bite; gag
德语 (amtlicher,militärischer) Rang oder Titel (S),Trense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