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象物的意思

xiàng

象物


拼音xiàng wù
注音ㄒ一ㄤˋ ㄨˋ

词语解释

象物[ xiàng wù ]

⒈  谓取法于物象;描摹物象。

⒉  指画有各类不同物象的旗帜。

⒊  指麟、凤、龟、龙四灵。

引证解释

⒈  谓取法于物象;描摹物象。

《左传·宣公三年》:“昔 夏 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姦。”
杜预 注:“象所图物,著之於鼎。”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荀况 学宗,而象物名赋,文质相称,固巨儒之情也。”
唐 韩愈 《谢自然诗》:“余闻古 夏后,象物知神姦。”
清 侯方域 《南省试策》之五:“今夫文章者……有象物之体,有抒情之体。”

⒉  指画有各类不同物象的旗帜。

《左传·宣公十二年》:“百官象物而动,军政不戒而备。”
杜预 注:“物,犹类也。”
孔颖达 疏:“类,谓旌旗画物类也。百官尊卑不同,所建各有其物,象其所建之物而行动。”
南朝 宋 颜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国容眡令而动,军政象物而具。”

⒊  指麟、凤、龟、龙四灵。

《周礼·春官·大司乐》:“六变而致象物及天神。”
郑玄 注:“象物,有象在天,所谓四灵者。天地之神,四灵之知,非德至和则不至。 《礼运》曰:‘何谓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南朝 宋 颜延之 《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谓道辅仁,司化莫晣;象物方臻,眡祲告沴。”

国语辞典

象物[ xiàng wù ]

⒈  麟、凤、龟、龙四种灵物。

《周礼·春官·大司乐》:「六变而致象物及天神。」
汉·郑玄·注:「象物,有象在天,所谓四灵者,天地之神。四灵之知,非德至和则不至,礼运曰:『何谓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⒉  取法天地间的物象。

《国语·周语下》:「厘改制量,象物天地。」

“象”字共有1个读音: [xiàng]  

象

汉字
读音[xiàng]
注音ㄒㄧㄤˋ
部首[豕]  家字底
笔画总笔画:11 部外:4
异体字 像 ???? ???? ???? ????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8C61
其它编码五笔:qjeu|qkeu 仓颉:napo 郑码:rjgq 四角:27232
笔顺编码35251353334
笔顺笔画ノフ丨フ一ノフノノノ丶
笔顺名称 撇 横撇/横钩 竖 横折 横 撇 弯钩 撇 撇 撇 捺

“象”字的意思

1.哺乳动物,是陆地上现存最大的动物,耳朵大,鼻子长圆筒形,能蜷曲,多有一对长大的门牙伸出口外,全身的毛很稀疏,皮很厚,吃嫩叶和野菜等。生活于我国云南南部、印度、非洲等热带地方。有的可驯养来驮运货物。

2.(Xiàng)姓。

3.形状;样子:景象。天象。气象。印象。万象更新。

4.仿效;模拟:象形。象声。

“象”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xiàng ㄒㄧㄤˋ

哺乳动物,是目前地球陆地上最大的哺乳类动物,多产在印度、非洲等热带地区,门牙极长,可用于雕刻成器皿或艺术品:象牙。象牙宝塔(喻脱离群众和生活的文学家、艺术家的小天地)。形状,样子:形象。景象。气象。现象。想象。象征。万象更新。象声。象形。

英语 elephant; ivory; figure, image

德语 Elefanten ,gleichen, ähnlich sein

“物”字共有1个读音: [wù]  

物

汉字
读音[wù]
注音ㄨˋ
部首[牜]  牛字旁
笔画总笔画:8 部外:4
异体字 㘬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7269
其它编码五笔:trqr|cqrt 仓颉:hqphh 郑码:mbro 四角:27520
笔顺编码31213533
笔顺笔画ノ一丨一ノフノノ
笔顺名称 撇 横 竖 提 撇 横折钩 撇 撇

“物”字的意思

1.东西;事物:动物。货物。物质。物尽其用。

2.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物议。待人接物。

3.内容;实质:言之有物。空洞无物。

4.姓。

“物”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wù ㄨˋ

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事物。生物。物体。货物。礼物。文物。物价。物质。地大物博。物极必反。内容,实质:言之有物。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物议(群众的批评)。待人接物。物望所归(众望所归)。

英语 thing, substance, creature

德语 Ding, Gegenstand (Wirtsch)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