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指西陵峡口,为长江出蜀的险隘。
⒉ 泛称峡谷之口。
⒈ 指 西陵峡 口,为 长江 出 蜀 的险隘。
引晋 陆机 《辨亡论下》:“彼若弃长技以就所屈,即 荆 杨 而争舟楫之用,是天赞我也。将谨守峡口,以待禽耳。”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引《直都记》:“自 黄牛滩 东入 西陵 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紆曲,而两岸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
唐 杜甫 《峡口》诗之一:“峡口 大江 开,西南控百蛮。”
⒉ 泛称峡谷之口。
引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北即 苍山,至此南尽。中穿一峡,西去甚逼,而峡口稍旷。”
清 阮元 《由龙洞岩下西过三龙潭》诗:“三龙潭 峡口,如防復如堂。”
杨朔 《黄河之水天上来》:“在这个极险的山峡中间, 河 水从三条峡口奔腾而出,真象千军万马似的。”
“峡”字共有1个读音: [xiá]
汉字 | 峡 |
---|---|
读音 | [xiá] |
注音 | ㄒㄧㄚˊ |
部首 | [山] 山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9 部外:6 |
异体字 | 峽 陜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峽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CE1 |
其它编码 | 五笔:mguw|mgud 仓颉:ukt 郑码:llbu 四角:25780 |
笔顺编码 | 252143134 |
笔顺笔画 | 丨フ丨一丶ノ一ノ丶 |
笔顺名称 | 竖 竖折/竖弯 竖 横 点 撇 横 撇 捺 |
1.两山夹水的地方(多用于地名):三门峡(在河南)。青铜峡(在宁夏)。长江三峡。
2.见〖海峡〗。
基本字义
峡
(峽)
xiá ㄒㄧㄚˊ
两山夹着的水道:三门峡(中国黄河中游峡谷之一)。三峡(中国长江流经四川到湖北的交界一带所经过的三个峡谷,其中有“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海峡(两旁有陆地夹着的形状狭长的海,如“台湾峡峡”)。指两山之间:峡谷(狭而深的谷地)。英语 gorge, strait, ravine; isthmus
德语 Schlucht (S)
“口”字共有1个读音: [kǒu]
汉字 | 口 |
---|---|
读音 | [kǒu] |
注音 | ㄎㄡˇ |
部首 | [口] 口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3 部外:0 |
异体字 | ???? ???? 叩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3E3 |
其它编码 | 五笔:kkkk 仓颉:r 郑码:ja 四角:60000 |
笔顺编码 | 251 |
笔顺笔画 | 丨フ一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横 |
1.嘴。
2.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海口。
3.特指港口。也特指长城的关口:转口。出口转内销。口外。古北口。
4.行业;系统;专业方向:对口支援。文教口。专业不对口。
5.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儿。瓶子口儿。
6.指人口:户口。拖家带口。
7.指口味:口重。
8.破裂的地方:裂口。疮口。
9.刀剑等的锋刃:刀卷口了。
10.骡、马、驴等的年龄(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这匹马六岁口。
11.量词。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猪。两口缸。
基本字义
口
kǒu ㄎㄡˇ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口。 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港口。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口。喜峰口。 破裂的地方:口子。英语 mouth; open end; entrance, gate
德语 Öffnung (S),Mund (S),ZEW für Dinge mit einem Mund , einer Öffnung wie Menschen, Haustiere, Brunnen, Schächte, Kanonen (Zähl),Kou (Eig, Fam),Radikal Nr. 30 = Mund, Öffnung, Eingang, Mündung (S, Sprachw),ZEW für Familienmitglieder (Zäh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