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希夷的意思

希夷


拼音xī yí
注音ㄒ一 一ˊ

词语解释

希夷[ xī yí ]

⒈  《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河上公注:“无色曰夷,无声曰希。”后因以“希夷”指虚寂玄妙。

⒉  指虚寂玄妙的境界。

⒊  谓清静无为,任其自然。

⒋  指道家、道士。

引证解释

⒈  后因以“希夷”指虚寂玄妙。

《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
河上公 注:“无色曰夷,无声曰希。”
南朝 梁 萧统 《谢敕参解讲启》:“至理希夷,微言渊奥,非所能钻仰。”
唐 权德舆 《奉和郑宾客相公摄官丰陵扈从之作》诗:“莫究希夷理,空怀涣汗恩。”

⒉  指虚寂玄妙的境界。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臣闻上圣玄邈,独超乎希夷;彊名之极,犹存乎罔象。”
唐 钱起 《奉和圣制登会昌山应制》诗:“睿想入希夷,真游到 具茨。”

⒊  谓清静无为,任其自然。

《北史·序传·李行之》:“年将六纪,官歷四朝,道协希夷,事忘可否。”
唐 白居易 《病中宴坐》诗:“外安支离体,中养希夷心。”
宋 范成大 《太上皇帝灵驾发引挽歌词》之一:“宵旰三星纪,希夷十闰年。”

⒋  指道家、道士。

唐 元稹 《周先生》诗:“希夷 周先生,烧香调琴心。”
明 高启 《与王隐君宿贞宁守道馆》诗:“愿从希夷游,稽首青牛翁。”
清 高孝本 《登华山》诗:“希夷云际卧,毛女树边逢。”

国语辞典

希夷[ xī yí ]

⒈  原指道的本体无声无色。语本后用以指虚空玄妙。唐·柳宗元〈愚溪诗序〉:「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

《老子·第一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

⒉  灵芝的别名。参见「灵芝」条。

“希”字共有1个读音: [xī]  

希

汉字
读音[xī]
注音ㄒㄧ
部首[巾]  巾字旁
笔画总笔画:7 部外:4
异体字 㠻 ???? ???? ???? 睎 稀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E0C
其它编码五笔:qdmh|rdmh 仓颉:kklb 郑码:osgl 四角:40227
笔顺编码3413252
笔顺笔画ノ丶一ノ丨フ丨
笔顺名称 撇 点 横 撇 竖 横折钩 竖

“希”字的意思

1.少:希罕。物以希为贵。

2.希望:希准时出席。

“希”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xī ㄒㄧˉ

少:希少(shǎo )。希罕。希奇。希有。希世。 盼望:希望。希冀。希图(心里盘算达到某种目的)。希求(a.希望得到;b.希望和要求)。

英语 rare; hope, expect, strive for

德语 hoffen, erwarten, selten (V)

“夷”字共有1个读音: [yí]  

夷

汉字
读音[yí]
注音ㄧˊ
部首[大]  大字旁
笔画总笔画:6 部外:3
异体字 㹫 侇 跠 ???? ???? ???? ???? 恞 痍
字形结构镶嵌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937
其它编码五笔:gxwi 仓颉:kn 郑码:gdyz 四角:50802
笔顺编码151534
笔顺笔画一フ一フノ丶
笔顺名称 横 横折 横 竖折折钩 撇 捺

“夷”字的意思

1.平坦;平安:化险为夷。

2.破坏建筑物(使成为平地):烧夷弹。夷为平地。

3.灭掉;杀尽:夷灭。夷族。

4.我国古代称东方的民族,也泛称周边的民族:淮夷。四夷。

5.旧时泛指外国或外国人:夷情。华夷杂处。

6.姓。

“夷”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í ㄧˊ

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东夷。九夷(古时称东夷有九种)。 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华夷杂处(chǔ ㄔㄨˇ)。 平,平坦,平安:化险为夷。 弄平:夷为平地。 消灭:夷灭。族夷(诛杀犯罪者家族)。 等辈:“诸将皆陛下故等夷”。 古代的锄类工具。 古同“怡”,喜悦。 古同“痍”,创伤。 姓。

英语 ancient barbarian tribes

德语 Barbar (S)​,Yi (Eig, Fam)​,Stämme im Osten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