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宵遯”。
⒉ 乘夜逃跑。
⒈ 亦作“宵遯”。乘夜逃跑。
引《左传·成公十六年》:“王曰;‘天败 楚 也夫!余不可以待。’乃宵遁。”
《周书·齐炀王宪传》:“齐 将 新蔡王 王康德 以 宪 兵至,潜军宵遯。”
宋 李如篪 《东园丛说·杂说·以少败众》:“王权 守 鐘离,当敌堂堂之衝,所领止三万人。敌军初集,思虑精专,而兵力数十倍,长驱而南下,若震霆。 王权 安得不焚烧积聚,而为宵遁之计哉?”
清 王夫之 《石崖先生传略》:“夫之 乃剺面刺腕,伪伤以出,而匿兄以死告,先君子乃免, 夫之 亦随宵遯。”
毛泽东 《西江月·井冈山》词:“黄洋界 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宵”字共有1个读音: [xiāo]
汉字 | 宵 |
---|---|
读音 | [xiāo] |
注音 | ㄒㄧㄠ |
部首 | [宀] 宝盖头 |
笔画 | 总笔画:10 部外:7 |
异体字 | ????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BB5 |
其它编码 | 五笔:pief 仓颉:jfb 郑码:wdkq 四角:30227 |
笔顺编码 | 4452432511 |
笔顺笔画 | 丶丶フ丨丶ノ丨フ一一 |
笔顺名称 | 点 点 横撇/横钩 竖 点 撇 竖 横折钩 横 横 |
1.夜:元宵。春宵。通宵达旦。
2.姓。
基本字义
宵
xiāo ㄒㄧㄠˉ
◎ 夜:通宵达旦。春宵。宵夜。宵禁。宵衣旰食(天不亮就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宵遁。元宵。夜宵。
英语 night, evening, dark
德语 Nacht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