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古代乡间学堂。
英private village school;
⒈ 旧时乡里进行教学的地方。
引南朝 梁 任昉 《齐明帝谥议》:“巖廊有搢绅之谈,乡塾无横议之士。”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朔六日》:“明 时乡塾,正月朔六日开馆,十二月二十四日解馆。”
郑观应 《盛世危言·学校》:“学之大小各有次第,乡塾散置民间,为贫家子弟而设,由地方官集资经理。”
“乡”字共有1个读音: [xiāng]
汉字 | 乡 |
---|---|
读音 | [xiāng] |
注音 | ㄒㄧㄤ |
部首 | [乙] 折 |
笔画 | 总笔画:3 部外:2 |
异体字 | 鄉 郷 鄕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繁体字形 | 鄉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4E61 |
其它编码 | 五笔:xte 仓颉:vvh 郑码:zzm 四角:20202 |
笔顺编码 | 553 |
笔顺笔画 | フフノ |
笔顺名称 | 撇折 撇折 撇 |
1.农村。与“城”相对:上山下乡。城乡交流。
2.自己生长的地方或祖籍:家乡。故乡。
3.本地的:乡土。
4.行政区划单位。在县之下。
5.古又同“向往”的“向(xiàng)”。
基本字义
乡
(鄉)
xiāng ㄒㄧㄤˉ
泛指城市外的区域:乡村。穷乡僻壤。 自己生长的地方或祖籍:家乡。故乡。乡井。乡里( ➊家庭久居的地方; ➋同乡的人)。乡党(乡里)。乡试。 中国行政区划基层单位,属县或县以下的行政区领导。英语 country; rural; village
德语 Bürgerschaft, Gemeinde (S),Dorf, Heimat, Geburtsort (S)
“塾”字共有1个读音: [shú]
汉字 | 塾 |
---|---|
读音 | [shú] |
注音 | ㄕㄨˊ |
部首 | [土] 提土旁 |
笔画 | 总笔画:14 部外:11 |
异体字 | ???? ????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87E |
其它编码 | 五笔:ybvf 仓颉:yig 郑码:sjsb 四角:05104 |
笔顺编码 | 41251521354121 |
笔顺笔画 | 丶一丨フ一フ丨一ノフ丶一丨一 |
笔顺名称 | 点 横 竖 横折 横 横撇/横钩 竖钩 提 撇 横折弯钩/横斜钩 点 横 竖 横 |
旧时私人设立的教学的地方:私塾。塾师。见〖私塾〗。
基本字义
塾
shú ㄕㄨˊ
旧时私人设立的教学的地方:塾师。家塾。私塾。古代指门内东西两侧的堂屋。英语 village school; private tutorage
德语 Privateinklassenschule ( im alten China ) (S, Gesch),Privat- oder Familienschule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