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用彩丝绣成的人像或佛像。
英tapestry (或embroidered)portrait;
⒈ 亦作“綉像”。
⒉ 用彩色丝线刺绣成的佛像或人像。
引南朝 梁 沉约 《绣像题赞》序:“乐林寺 主比丘尼释 宝愿 造绣 无量寿 尊像一躯。”
《法苑珠林》卷一二〇:“﹝ 唐 ﹞ 显庆 之际……又为诸王公主於 西京 造绣像一格,举高十有二丈,惊目骇听,絶后光前。”
袁鹰 《故乡夜话》:“走进故居的三间正屋,只见中间屋里朝南的墙上挂着一幅总理的丝织绣像。”
⒊ 明 清 以来章回小说卷首的书中人物图画像,或每回回首前的故事情节插图。
引徐念慈 《余之小说观》八:“其文字,用通俗白话,先后以四五万字为率,加入回首之绣像。”
鲁迅 《且介亭杂文·连环图画琐谈》:“明 清 以来,有卷头只画书中人物的,称为绣像。”
⒈ 用彩丝绣成的佛像或人像,俗亦称工细的画像。
引《法苑珠林·卷一〇〇》:「造绣像一格,举高十有二丈。」
⒉ 明清以来一般通俗小说的前面,往往附有书中人物的画像,因用线条钩勒,描绘精细,故称为「绣像」。
例如:「绣像三国演义」。
“像”字共有1个读音: [xiàng]
汉字 | 像 |
---|---|
读音 | [xiàng] |
注音 | ㄒㄧㄤˋ |
部首 | [亻] 单人旁 |
笔画 | 总笔画:13 部外:11 |
异体字 | 傢 象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0CF |
其它编码 | 五笔:wqje|wqke 仓颉:onao 郑码:nrjg 四角:27232 |
笔顺编码 | 3235251353334 |
笔顺笔画 | ノ丨ノフ丨フ一ノフノノノ丶 |
笔顺名称 | 撇 竖 撇 横撇/横钩 竖 横折 横 撇 弯钩 撇 撇 撇 捺 |
1.比照人物制成的形象:画像。塑像。肖像。
2.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球面镜、透镜、棱镜等反射或折射后所形成的与原物相似的图景。分为实像和虚像。
3.在形象上相同或有某些共同点:他的面貌像他哥哥。
4.好像:像要下雨了。
5.比如:像大熊猫这样的珍稀动物,要加以保护。
6.姓。
基本字义
像
xiàng ㄒㄧㄤˋ
相似:好像。相(xiāng )像。像生(a.仿天然产物制成的工艺品;b.中国宋、元两代以说唱为业的女艺人)。比照人物做成的图形:画像。塑像。雕像。绣像。肖像。比如,比方:像这样的事是值得注意的。英语 a picture, image, figure; to resemble
德语 ähnlich wie, in etwa wie ,Bild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