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惺憽”。
⒉ 形容色泽鲜明。
⒊ 清醒。
⒈ 亦作“惺憽”。
⒉ 形容色泽鲜明。
引唐 元稹 《送孙胜》诗:“桐花暗澹柳惺愡,池带轻波柳带风。”
⒊ 清醒。
引元 吴昌龄 《张天师》第一折:“则见他不惺憽,假朦朧。”
“惺”字共有1个读音: [xīng]
汉字 | 惺 |
---|---|
读音 | [xīng] |
注音 | ㄒㄧㄥ |
部首 | [忄] 竖心旁 |
笔画 | 总笔画:12 部外:9 |
异体字 | ???? 忪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0FA |
其它编码 | 五笔:njtg 仓颉:pahm 郑码:ukmc 四角:96015 |
笔顺编码 | 442251131121 |
笔顺笔画 | 丶丶丨丨フ一一ノ一一丨一 |
笔顺名称 | 点 点 竖 竖 横折 横 横 撇 横 横 竖 横 |
1.聪明。
2.醒悟;清醒。
基本字义
惺
xīng ㄒㄧㄥˉ
领会:惺悟(同“醒悟”)。清醒:惺惺。惺忪。假惺惺。惺惺惜惺惺(聪明人爱重聪明人)。英语 intelligent, clever, astute
德语 ruhig, st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