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皇帝宣召大臣,由内侍引见,称“宣引”。
⒈ 皇帝宣召大臣,由内侍引见,称“宣引”。
引宋 周必大 《玉堂杂纪》卷中:“﹝ 必大 ﹞得旨,赴 东华门 祗候宣引。日已晡,闻有内宴,小黄门出云:‘恐改日引。’然不敢退。酉后,忽宣入 选德殿。”
宋 刘克庄 《贺新郎·跋唐伯玉奏稿》词:“宣引 东华 去。似当年, 文皇 亲擢, 马周 徒步。殿上风霜生白简,下殿扁舟已具。怎不与官家留住。”
《宋史·光宗纪》:“﹝ 绍熙 二年六月﹞癸巳,詔宰臣、执政,自今不时内殿宣引奏事。”
“宣”字共有1个读音: [xuān]
汉字 | 宣 |
---|---|
读音 | [xuān] |
注音 | ㄒㄩㄢ |
部首 | [宀] 宝盖头 |
笔画 | 总笔画:9 部外:6 |
异体字 | 亘 諠 ???? ???? ???? ???? 瑄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BA3 |
其它编码 | 五笔:pgjg 仓颉:jmam 郑码:wdbk 四角:30106 |
笔顺编码 | 445125111 |
笔顺笔画 | 丶丶フ一丨フ一一一 |
笔顺名称 | 点 点 横撇/横钩 横 竖 横折 横 横 横 |
1.公开说出来;传播、散布出去:宣传。宣布。宣誓。心照不宣。
2.宣召。
3.疏导:宣泄。
4.(Xuān)指安徽宣城,云南宣威:宣笔。宣腿。
5.指宣纸:玉版宣(色白质坚的宣纸)。虎皮宣(有浅色斑纹的红、黄、绿等色的宣纸)。
6.姓。
基本字义
宣
xuān ㄒㄩㄢˉ
公开说出,散布:宣讲。宣传。宣战。宣称。宣言。宣叙调。心照不宣。疏导:宣泄。古代帝王的大室。皇帝命令或传达皇帝的命令:宣付。宣召(皇帝召见)。宣诏(传旨)。姓。英语 declare, announce, proclaim
德语 ankündigen, anmelden ,erklären, anmelden ,Xuan (Eig, Fam)
“引”字共有1个读音: [yǐn]
汉字 | 引 |
---|---|
读音 | [yǐn] |
注音 | ㄧㄣˇ |
部首 | [弓] 弓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4 部外:1 |
异体字 | 㧈 廴 ???? ???? ???? 靷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F15 |
其它编码 | 五笔:xhh 仓颉:nl 郑码:yzi 四角:12200 |
笔顺编码 | 5152 |
笔顺笔画 | フ一フ丨 |
笔顺名称 | 横折 横 竖折折钩 竖 |
1.拉,伸:引力。引颈。引而不发。引吭高歌。
2.领,招来:引见。引子。引言。引导。引荐。抛砖引玉。
3.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引文。引用。援引。
4.退却:引退。引避。
5.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
6.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引(出殡)。
基本字义
引
yǐn ㄧㄣˇ
拉,伸:引力。引颈。引而不发。引吭高歌。领,招来:引见。引子。引言。引导。引荐。抛砖引玉。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引文。引用。援引。退却:引退。引避。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引(出殡)。英语 to pull, draw out, attract; to stretch
德语 ableiten, ablenken (V),führen, leiten, jmd. den Weg weisen (V),ziehen, anspannen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