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行省的意思

xíngshěng

行省


拼音xíng shěng
注音ㄒ一ㄥˊ ㄕㄥˇ

词语解释

行省[ xíng shěng ]

⒈  古代中央政府派省官出使地方称行省。

⒉  借指该省官。

⒊  元代除京师附近地区直隶于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外,又于河南、江浙、湖广、陕西、辽阳、甘肃、岭北、云南等处创设十一行中书省,作为普遍分设全国各地区的中央政务机构,简称十一行省,置丞相、平章等官以总揽该地区的政务。行省遂成为地方最高行政区划的名称。明清以后虽不采用行中书省的制度,而行省(或简称省)之名已在习惯上代表大行政区,沿用至今。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中央政府派省官出使地方称行省。

《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定十一年》:“乙巳, 金 曲赦 辽东 等路,以户部尚书 瓜勒佳必喇 (旧作 谷夹必兰 )为翰林学士承旨、权参知政事,行省于 辽东。”

⒉  借指该省官。

宋 陆游 《纵笔》诗:“行省当年驻陇头,腐儒随牒亦西游。”
朱东润 注:“古代中央行政机构有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称为三省。 王炎 为枢密使,官位极高,出使 四川,故称行省。”
《元史·百官志一》:“金 人来归者,因其故官,若行省,若元帅,则以行省、元帅授之。”

⒊  元 代除京师附近地区直隶于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外,又于 河南、江浙、湖广、陕西、辽阳、甘肃、岭北、云南 等处创设十一行中书省,作为普遍分设全国各地区的中央政务机构,简称十一行省,置丞相、平章等官以总揽该地区的政务。行省遂成为地方最高行政区划的名称。 明 清 以后虽不采用行中书省的制度,而行省(或简称省)之名已在习惯上代表大行政区,沿用至今。参见“行臺”。

《元史·世祖纪五》:“今大师方兴, 荆湖 淮西 各置行省,势位既不相下,号令必不能一,后当败事。”
《明史·职官志五》:“明 初,又於各行省置都镇抚司,设都镇抚,副镇抚,知事。”
清 薛福成 《上李伯相论与英使议约事宜书》:“夫京师者,天下之首也,宜以全力护之;沿海、沿江各行省者,天下之肢体也,宜各自以其兵力守之。”
梁启超 《爱国歌》之一:“泱泱哉我 中华 !最大洲中最大国,廿二行省为一家!”

国语辞典

行省[ xíng shěng ]

⒈  中国古代的一级行政区划单位,可简称为「省」。

英语province (old)​

法语province

“行”字共有2个读音: [háng]   [xíng]  

行

汉字
读音[háng][xíng]
注音ㄏㄤˊ|ㄒㄧㄥˊ
部首[行]  行字旁
笔画总笔画:6 部外:0
异体字 ???? ???? ???? 行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884C
其它编码五笔:tfhh|tgsh 仓颉:hommn 郑码:oi 四角:21221
笔顺编码332112
笔顺笔画ノノ丨一一丨
笔顺名称 撇 撇 竖 横 横 竖钩

“行”字的意思

[háng]

1.行列:双行。杨柳成行。

2.排行:您行几?。我行三。

3.行业:内行。同行。在行。懂行。改行。各行各业。干一行,爱一行。行行出状元。

4.某些营业机构:商行。银行。车行。

5.用于成行的东西:一行字。几行树。两行眼泪。

[hàng]

见〖树行子〗。

[héng]

见〖道行〗。

[xíng]

1.走:步行。人行道。日行千里。

2.古代指路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指旅行或跟旅行有关的:行装。行程。行踪。西欧之行。

4.流动性的;临时性的:行商。行营。

5.流通;推行:行销。发行。风行。

6.做;办:举行。执行。试行。行医。行不通。简便易行。行之有效。

7.表示进行某项活动(多用于双音动词前):另行通知。即行查复。

8.(旧读xìng)行为:品行。言行。罪行。兽行。

9.可以:行,咱们就照这样办吧。算了,把事情说明白就行了。

10.姓。

“行”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háng ㄏㄤˊ

行列:字里行间。罗列成行。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行二,你行几?步行的阵列。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泪下两行。某些营业所:银行。花行。商行。行业:同行。各行各业。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行棉袄。行几针。

其它字义

xíng ㄒㄧㄥˊ

走: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远自迩。出外时用的:行装。行箧。行李。流通,传递:行销。风行一时。从事:进行。流动性的,临时性的:行商。行营。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行径。品行。言行。操行。行成于思。实际地做:行礼。行医。行文。可以:不学习不行。能干:你真行。将要:行将毕业。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五行(“金”、“木”、“水”、“火”、“土”)。古诗的一种体裁:长歌行。汉字字体的一种:行书。姓。

英语 go; walk; move, travel; circulate

德语 Linie ,ZEW ,fähig, in Ordnung, kompetent, okay, temporär (S)​,gehen, reisen, etw. ausführen, Reise, Verhalten

“省”字共有2个读音: [shěng]   [xǐng]  

省

汉字
读音[shěng][xǐng]
注音ㄕㄥˇ|ㄒㄧㄥˇ
部首[目]  目字旁
笔画总笔画:9 部外:4
异体字 㗂 䁞 䚇 渻 ???? ???? ???? ???? ???? 省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7701
其它编码五笔:ithf 仓颉:fhbu 郑码:koml 四角:90602
笔顺编码234325111
笔顺笔画丨ノ丶ノ丨フ一一一
笔顺名称 竖 撇 点 撇 竖 横折 横 横 横

“省”字的意思

[shěng]

1.行政区划单位。在中国是地方最大的一级行政区域,直属中央。省下设若干市、县。

2.指省会:进省开会。

3.减免;节约。与“费”相对:省一道工序。省钱。

4.简略:省称。省写。

5.古官署名:尚书省。中书省。

[xǐng]

1.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反省。

2.觉悟;明白:省悟。昏迷不省。

3.探望;问候(多指对长辈、亲属):省亲。

“省”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shěng ㄕㄥˇ

地方行政区域:省份。省会。节约,不费:省钱。省事。省吃俭用。简易,减免:省略。省称。省写。中国古官署名:中书省(a.魏晋开始设置,总管国家政务,历代有所沿革,唐初设“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共管政事;b.元代“中书省”兼管“尚书省”的职权,权更重,成为中央最高的官署,称地方最高行政官署为“行中书省”,简称“省”,是现在“省”的来历)。尚书省。门下省。秘书省。古代称王宫禁地:省中。省闼(禁中)。

其它字义

xǐng ㄒㄧㄥˇ

检查:反省(检查自己)。省察(考察)。吾日三省吾身。知觉,觉悟:省悟。发人深省。看望父母、尊亲:省亲。省视。

英语 province; save, economize

德语 Provinz (V)​,sparen ,begreifen, nachvollziehen (V)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