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犹逡巡。形容恭敬之状。
⒉ 来回走动。
⒈ 犹逡巡。形容恭敬之状。
引唐 柳宗元 《柳州文宣王新修庙碑》:“执经书,引仁义,旋辟唯诺。”
明 何景明 《余君墓志铭》:“话言唯唯,旋辟尔尔。”
⒉ 来回走动。
引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一:“夜将四鼓,有蜈蚣长三尺许,旋辟鼓上。”
⒈ 徊徘进退。
引唐·柳宗元〈柳州新修文宣王庙碑〉:「执经书,引仁义,旋辟唯诺。」
“旋”字共有2个读音: [xuán] [xuàn]
汉字 | 旋 |
---|---|
读音 | [xuán][xuàn] |
注音 | ㄒㄩㄢˊ|ㄒㄩㄢˋ |
部首 | [方] 方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1 部外:7 |
异体字 | 颴 ???? ???? ???? ???? 鏇 镟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5CB |
其它编码 | 五笔:ytnh 仓颉:ysono 郑码:syxi 四角:08281 |
笔顺编码 | 41533152134 |
笔顺笔画 | 丶一フノノ一フ丨一ノ丶 |
笔顺名称 | 点 横 横折钩 撇 撇 横 横撇/横钩 竖 横 撇 捺 |
[xuán]
1.旋转:旋绕。盘旋。回旋。天旋地转。
2.返回;归来:旋里。凯旋。
3.圈儿:旋涡。老鹰在空中一个旋儿一个旋儿地转了半天。
4.毛发呈旋涡状的地方:头顶上有两个旋儿。
5.不久;很快地:旋即。
6.姓。
[xuàn]1.旋子:一种金属器具,像盘而较大,通常用来做粉皮等。
2.临时(做):旋用旋买。客人到了旋做,就来不及了。
基本字义
旋
xuán ㄒㄩㄢˊ
转动:旋绕。旋转。旋舞。旋梯。旋律。盘旋。天旋地转。回,归:凯旋。不久:旋踵(喻极短的时间,如“旋旋即逝”)。旋即。表示与各方来往或来往于各方之间:周旋。斡旋。古同“漩”,漩涡。姓。其它字义
旋
xuàn ㄒㄩㄢˋ
打转的:旋风。临时(做):旋吃旋做。用车床或刀子转着圈地削:用车床旋零件。把瓜皮旋下去。英语 revolve, move in orbit; return
德语 drehen, umkreisen
“辟”字共有2个读音: [bì] [pì]
汉字 | 辟 |
---|---|
读音 | [bì][pì] |
注音 | ㄅㄧˋ|ㄆㄧˋ |
部首 | [辛] 辛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3 部外:6 |
异体字 | 嬖 ???? ???? ???? ???? ???? ???? ???? ???? ???? 避 闢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F9F |
其它编码 | 五笔:nkuh 仓颉:srytj 郑码:xmjs 四角:70241 |
笔顺编码 | 5132514143112 |
笔顺笔画 | フ一ノ丨フ一丶一丶ノ一一丨 |
笔顺名称 | 横折 横 撇 竖 横折 横 点 横 点 撇 横 横 竖 |
[bì]
1.君主:复辟。
2.姓。
3.排除:辟邪。
4.同“避”。
5.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辟举(征召和荐举)。
[pī][辟头](pītóu)同“劈头”。
[pì]1.透彻:精辟。透辟。
2.驳斥或排除(不正确的言论或谣言):辟谣。辟邪说。
3.法律;法:大辟(古代指死刑)。
基本字义
辟
bì ㄅㄧˋ
君主:复辟。指君主招来,授予官职:辟召。辟引。辟书。辟除(征召推举授官)。辟举。古同“避”,躲,设法躲开。古同“睥”,睥睨。其它字义
辟
(闢)
pì ㄆㄧˋ
开发建设:开辟。驳斥,排除:辟邪。辟谣。辟蠹。透彻:精辟。透辟。鞭辟入里。法,刑:大辟(古代指死刑)。英语 law, rule; open up, devel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