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喧填”。亦作“喧嗔”。
⒉ 喧哗,热闹。
⒈ 亦作“喧填”。亦作“喧嗔”。喧哗,热闹。
引唐 杜甫 《盐井》诗:“君子慎止足,小人苦喧闐。”
宋 苏轼 《竹枝歌》:“水滨击鼓何喧闐,相将扣水求 屈原。”
《警世通言·金明池吴清逢爱爱》:“即今清明时候, 金明池 上,士女喧闐,游人如蚁。”
清 张岱 《陶庵梦忆·金山夜戏》:“锣鼓喧填,一寺人皆起看。”
一本作“喧嗔”。 清 黄景仁 《入市》诗:“喧填騶从除道来,呼声直欲缘云上。”
李大钊 《上海的童工问题》:“有些小孩子,在喧阗的机器声中,被放在摇篮中,或睡或醒。”
喧哗拥挤。 唐 陆乔 引 沉青箱 《过台城感旧》诗:“繁华今寂寞,朝市昔諠闐。”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凡新婚者,却扇之夕,亲朋杂沓,呼笑諠闐,谓之闹房。”
⒈ 形容声音大得震天。清·王鹏运〈沁园春·词汝来前〉词:「长安陌,听喧阗箫鼓,良夜何其?」也作「喧天」。
引《红楼梦·第五三回》:「一夜人声嘈杂,语笑喧阗,爆竹起火络绎不绝。」
反宁静
“阗”字共有1个读音: [tián]
汉字 | 阗 |
---|---|
读音 | [tián] |
注音 | ㄊㄧㄢˊ |
部首 | [门] 门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3 部外:10 |
异体字 | 闐 ???? |
字形结构 | 半包围结构 |
繁体字形 | 闐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617 |
其它编码 | 五笔:ufhw 仓颉:lsjbc 郑码:tllo 四角:37801 |
笔顺编码 | 4251225111134 |
笔顺笔画 | 丶丨フ一丨丨フ一一一一ノ丶 |
笔顺名称 | 点 竖 横折钩 横 竖 竖 横折 横 横 横 横 撇 点 |
充满:喧阗。
基本字义
阗
(闐)
tián ㄊㄧㄢˊ
充满:宾客阗门。精气阗溢。阗阗(a.盛,满,如“飞龙在天,云雨阗阗”。b.形容鼓声、车马声,如“旋车马雷骇,轰轰阗阗”)。声音大:喧阗。英语 a place in Xinjiang province
德语 auffüllen, auftank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