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喧呶的意思

xuānnáo

喧呶


拼音xuān náo
注音ㄒㄨㄢ ㄋㄠˊ

词语解释

喧呶[ xuān náo ]

⒈  形容声音嘈杂。

⒉  闹嚷;争吵。

引证解释

⒈  形容声音嘈杂。

唐 柳宗元 《游朝阳岩遂登西亭》诗:“逍遥屏幽昧,澹薄辞喧呶。”
清 钱谦益 《似虞周翁八十序》:“人声簫管,喧呶不可辨。”

⒉  闹嚷;争吵。见“諠詉”。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二人仓皇,收拾不及。因之喧呶争夺,卒压死二人。”
清 叶燮 《原诗·外篇上》:“俗儒於 杜(杜甫 )则不敢难,若今人为之,则喧呶不休矣。”
冰心 《南归》:“门外是笑骂声,叫卖声,喧呶声,争竞声。”

“呶”字共有1个读音: [náo]  

呶

汉字
读音[náo]
注音ㄋㄠˊ
部首[口]  口字旁
笔画总笔画:8 部外:5
异体字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476
其它编码五笔:kvcy 仓颉:rve 郑码:jzxs 四角:67040
笔顺编码25153154
笔顺笔画丨フ一フノ一フ丶
笔顺名称 竖 横折 横 撇点 撇 横 横撇/横钩 捺

“呶”字的意思

叫嚷:喧呶。

“呶”字的基本解释

náo ㄋㄠˊ

喧哗:呶呶(说话唠叨,含有使人讨厌的意思,如“呶呶不休”)。纷呶。

英语 talkative; clamour; hubbub

德语 toben, Geschrei (S)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