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邪淫散漫。
⒈ 邪淫散漫。
引《礼记·乐记》:“流辟、邪散、狄成、涤滥之音作,而民淫乱。”
孔颖达 疏:“邪散,谓违辟不正,放邪散乱。”
清 莫友芝 《<巢经巢诗钞>序》:“圣门以诗教,而后儒者多不言,遂起 严羽 ‘别裁别趣,非关书理’之论,由之而獘竞出於浮薄不根,而流僻邪散之音作,而诗道荒矣。”
“邪”字共有2个读音: [xié] [yé]
汉字 | 邪 |
---|---|
读音 | [xié][yé] |
注音 | ㄒㄧㄝˊ|ㄧㄝˊ |
部首 | [阝] 双耳刀 |
笔画 | 总笔画:6 部外:4 |
异体字 | 斜 耶 衺 ???? ???? 铘 釾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0AA |
其它编码 | 五笔:ahtb 仓颉:mhnl 郑码:hiy 四角:77227 |
笔顺编码 | 152352 |
笔顺笔画 | 一フ丨ノフ丨 |
笔顺名称 | 横 撇折 竖钩 撇 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 竖 |
[xié]
1.不正当,不正派:邪恶(è)。邪念。邪说。
2.中医指引起疾病的环境因素:寒邪。风邪。
3.迷信的人指鬼神给予的灾祸:中(zhòng)邪。
4.妖异怪诞:邪魔。邪术。
5.古同“斜”。
[yé]古同“耶”,疑问词。
[yá]古同“玡”,琅玡山。
[yú]古同“餘”。
[xú]古同“徐”,缓慢。
邪
xié ㄒㄧㄝˊ
不正当,不正派:邪恶(è)。邪念。邪说。 中医指引起疾病的环境因素:寒邪。风邪。 迷信的人指鬼神给予的灾祸:中(zhòng)邪。 妖异怪诞:邪魔。邪术。 同“斜”。邪
yé ㄧㄝˊ
同“耶”,疑问词。英语 wrong, evil, depraved, vicious, perverse, heterodox
德语 dämonisch (Adj),ruchlos (Adj)
“散”字共有2个读音: [sàn] [sǎn]
汉字 | 散 |
---|---|
读音 | [sàn][sǎn] |
注音 | ㄙㄢˋ|ㄙㄢˇ |
部首 | [攵] 反文旁 |
笔画 | 总笔画:12 部外:8 |
异体字 | 㪚 ???? ???? ???? ???? ???? ???? ???? ???? ???? 㪔 ????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563 |
其它编码 | 五笔:aety 仓颉:tbok 郑码:eaqm 四角:48240 |
笔顺编码 | 122125113134 |
笔顺笔画 | 一丨丨一丨フ一一ノ一ノ丶 |
笔顺名称 | 横 竖 竖 横 竖 横折钩 横 横 撇 横 撇 捺 |
[sàn]
1.由聚集而分离:解散。散会。烟消云散。
2.分发;分给:散传单。
3.排遣;排除:散心。散闷。
[sǎn]1.无约束;不密集;松开:散漫。散兵游勇。把稻子捆紧,别散了。
2.零碎的;不集中的:散装。散坐儿。
3.中成药剂型之一。由一种或数种药材粉碎成细粉混合而成的干燥药粉,按医疗用途分内服散和外用散:七厘散。金黄散。避瘟散。
基本字义
散
sàn ㄙㄢˋ
分开,由聚集而分离:分散。解散。涣散。散落。散失。散逸。分布,分给:散布。散发(fā)。天女散花。排遣:散心。散闷(mèn)。解雇:他干的不好,让那家饭店给散了。其它字义
散
sǎn ㄙㄢˇ
没有约束,松开:松散。散漫。懒散。散曲。散记。散板。散文。披散头发。分开的,分离的:散居。散乱。散座。散兵游勇。零碎的:散碎。散装。散页。中医称药末:散剂。丸散膏丹。英语 scatter, disperse, break up
德语 Pulver (S),pulverförmiges Medikament (S, Med),sich auflösen, aufgehen in, zerstreuen, verbreiten, sich verteilen (V),sich lockern, sich lösen, auseinander gehen (V),aufgelöst, auseinander, zerstreut, verteilt, verbreitet, aufgegangen in (Adj),San (Eig, F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