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受过肉刑;判过刑。
⒉ 指受过肉刑的人。
⒊ 指阉人。即受过宫刑的人。
⒋ 南朝宋颜延之骂和尚慧琳为刑馀。古代有髡刑,而和尚必须剃光头,故称为“刑余”。
⒈ 受过肉刑;判过刑。
引《韩非子·内储说下六微》:“刑餘之人,何事乃敢乞饮长者!”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威王 欲将 孙臏,臏 辞谢曰:‘刑餘之人不可。’”
《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宣和三年》:“朱勔 父子,本刑餘小人。”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二次大失败》:“李白是经历了长流 夜郎 的刑馀之人。”
⒉ 指受过肉刑的人。
引《逸周书·大明武》:“六刑餘。”
孔晁 注:“刑餘,赦徒。”
⒊ 指阉人。即受过宫刑的人。
引《韩非子·亡徵》:“女子用国,刑餘用事者,可亡也。”
《魏书·抱老寿传》:“丐乞刑餘之家,覆养阉人之室。”
⒋ 南朝 宋 颜延之 骂和尚 慧琳 为刑馀。古代有髡刑,而和尚必须剃光头,故称为“刑餘”。 《宋书·颜延之传》:“时沙门释 慧琳,以才学为 太祖 所赏爱,每召见,常升独榻。
引延之 甚疾焉,因醉白上曰:‘……此三台之坐,岂可使刑餘居之。’”
⒈ 宦官。
引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一四出》:「以刑余为腹心,招群奸为子弟。」
⒉ 被赦的犯人。
引《逸周书·卷二·大明武》:「六刑余。」
晋·孔晁·注:「刑余,赦徒。」
⒊ 受过刑罚而致身体不全的人。
引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服制》:「刑余戳民,不敢服丝元?乘马。」
“刑”字共有1个读音: [xíng]
汉字 | 刑 |
---|---|
读音 | [xíng] |
注音 | ㄒㄧㄥˊ |
部首 | [刂] 立刀旁 |
笔画 | 总笔画:6 部外:4 |
异体字 | 㓝 ????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211 |
其它编码 | 五笔:gajh 仓颉:mtln 郑码:aekd 四角:12400 |
笔顺编码 | 113222 |
笔顺笔画 | 一一ノ丨丨丨 |
笔顺名称 | 横 横 撇 竖 竖 竖钩 |
1.刑罚:徒刑。死刑。
2.指对犯罪嫌疑人的体罚:用刑。刑讯。
3.古又同“型”。
基本字义
刑
xíng ㄒㄧㄥˊ
对犯罪的处罚:刑罚。刑法。刑律。刑事。执刑。服刑。特指对犯人的体罚:刑讯。受刑。刑具。英语 punishment, penalty; law
德语 Bestrafung, Strafe (S),Xing (Eig, F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