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轩冕的意思

xuānmiǎn

轩冕


拼音xuān miǎn
注音ㄒㄨㄢ ㄇ一ㄢˇ

繁体軒冕

词语解释

轩冕[ xuān miǎn ]

⒈  古时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

⒉  借指官位爵禄。

⒊  指国君或显贵者。

⒋  指为官。

引证解释

⒈  古时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

《管子·立政》:“生则有轩冕、服位、穀禄、田宅之分,死则有棺槨、绞衾、壙垄之度。”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既轩冕之非荣,岂緼袍之为耻。”
唐 陈子昂 《昭夷子赵氏碑》:“故蓬居穷巷,轩冕结辙。”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四》:“酬酢化尊卑,尊卑化轩冕,轩冕化宫室,宫室化城郭。”

⒉  借指官位爵禄。

《庄子·缮性》:“古之所谓得志者,非轩冕之谓也,谓其无以益其乐而已矣。”
唐 《过陶徵君隐居》诗:“田园三亩緑,轩冕一銖轻。”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文》:“轩冕失之,有时而復来;节行失之,终身不可得矣。”
明 高叔嗣 《简袁永之狱中》诗:“本同江海人,俱为轩冕误。”
清 纳兰性德 《与顾梁汾书》:“恒抱影於林泉,遂忘情於轩冕。”

⒊  指国君或显贵者。

《管子·轻重甲》:“故轩冕立於朝,爵禄不随,臣不为忠。”
《后汉书·崔駰传》:“临雍泮以恢儒,疏轩冕以崇贤。”
唐 王昌龄 《灞上闲居》诗:“轩冕无枉顾,清川照我门。”
《明史·文苑传四·徐渭》:“当 嘉靖 时, 王 李 倡七子社, 谢榛 以布衣被摈。 渭 愤其以轩冕压韦布,誓不入二人党。”

⒋  指为官。

清 侯方域 《汤御史传》:“然性素高介,当官则死其职,过即澹然无轩冕情。”

国语辞典

轩冕[ xuān miǎn ]

⒈  古代卿大夫的车服。古制大夫以上的官员才可以乘轩服冕。后借指官位爵禄或显贵的人。

《后汉书·卷五二·崔骃传》:「临雍泮以恢儒,疏轩冕以崇贤。」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是白公脱屣尘埃,投弃轩冕,一种非凡光景,岂不是个谪仙人?」

“轩”字共有1个读音: [xuān]  

轩

汉字
读音[xuān]
注音ㄒㄩㄢ
部首[车]  车字旁
笔画总笔画:7 部外:3
异体字 軒 ????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8F69
其它编码五笔:lfh 仓颉:kqmj 郑码:heae 四角:41540
笔顺编码1521112
笔顺笔画一フ丨一一一丨
笔顺名称 横 撇折 竖 提 横 横 竖

“轩”字的意思

1.高:轩昂。轩敞。轩朗。

2.姓。

3.有窗的廊子或小屋子(旧时多用为书斋名或茶馆、饭馆等的字号):来今雨轩。

4.古代一种有帷幕而前顶较高的车。

5.窗户;门。

“轩”字的基本解释

(軒)

xuān ㄒㄩㄢˉ

古代一种有围棚或帷幕的车:轩驾(帝王的车驾)。轩冕(卿大夫的车和礼服是分等级的,借以指官爵禄位)。轩轾(车前高后低称“轩”,车前低后高称“轾”,用来喻高低优劣)。 有窗的长廊或小屋。 门、窗、楼板或栏杆。 高:轩敞。轩昂。轩然大波。 〔轩辕〕①传说中的上古帝王黄帝的名号;②车辕;③古代星名之一;④复姓。 姓。

英语 carriage; high; wide; balcony

德语 untrennbares Morphem

“冕”字共有1个读音: [miǎn]  

冕

汉字
读音[miǎn]
注音ㄇㄧㄢˇ
部首[冂]  同字匡
笔画总笔画:11 部外:9
异体字 㡈 絻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195
其它编码五笔:jqkq 仓颉:anau 郑码:krjr 四角:60412
笔顺编码25113525135
笔顺笔画丨フ一一ノフ丨フ一ノフ
笔顺名称 竖 横折 横 横 撇 横撇/横钩 竖 横折 横 撇 竖弯钩

“冕”字的意思

1.古代帝王、诸侯所戴的礼帽。宋朝以后,专指皇帝的礼帽。

2.喻指体育、文艺等竞赛中第一名的荣誉地位:卫冕。

“冕”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miǎn ㄇㄧㄢˇ

 ◎ 中国古代帝王及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员们戴的礼帽,后专指帝王的皇冠:冠冕。加冕。卫冕(卫护帝王头上的皇冠,喻维护帝王的最高统治权力或保持体育竞赛中的上届冠军称号)。

英语 crown; ceremonial cap

德语 Königskrone (S)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