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一面的意思

miàn

一面


拼音yī miàn
注音一 ㄇ一ㄢˋ

近义一边 一壁
反义全体

词语解释

一面[ yī miàn ]

⒈  物体的一个表面。

one side;

⒉  方面。

one aspect;

⒊  表示一个动作跟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

他一面跑,一面喊。

at the same time; simultaneously;

引证解释

⒈  一个方面。有时指一方的重任。

《史记·留侯世家》:“汉王 之将独 韩信 可属大事,当一面。”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三:“经略所保奏独当一面者,惟 遇春 一人。”
毛泽东 《学习和时局》:“我们根据地的面积又扩大了,根据地的人口,包括一面负担和两面负担的,又已上升到八千余万。”

⒉  指一个方向。

唐玄宗 《校猎义成喜逢大雪》诗:“一面施鸟罗,三驱教人战。”

⒊  指物体的几个面之一。

如:这缎子一面光一面毛。

⒋  一方。

《汉书·贾谊传》:“夫辟者一面病,痱者一方痛。”

⒌  犹言自行,自主。

宋 岳飞 《奏措置虔贼状》:“山寨贼首 罗诚 等二百餘人,见拘管在寨。未审令臣一面处置,惟復申解朝廷,伏望圣慈速赐指挥。”

⒍  一次会面。

晋 陆机 《辩亡论下》:“故 鲁肃 一面而身託, 士燮 蒙脸而致命。”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公平》:“用人但问堪否,岂以新故异情?凡一面尚且相亲,况旧人而顿忘也!”
明 李贽 《与耿叔台书》:“今咫只而不一见,非情也,约以是月同发,一面容颜乃别。”
清 洪昇 《长生殿·尸解》:“只是再寻不到皇上眼前,重逢一面。”

⒎  表数量。用于扁平的物件,亦用于成片的景物。

元 睢景臣 《哨遍·高祖还乡》套曲:“一面旗鸡学舞,一面旗狗生双翅,一面旗蛇缠胡芦。”
郭沫若 《归去来·回到上海》:“窗下有一面大草园,也略略有些花木。”
巴金 《探索集·大镜子》:“我的书房里壁橱上嵌着一面大镜子。”

⒏  表示两种以上的动作或活动同时进行。可单用或连用。

元 无名氏 《气英布》第三折:“与 英布 夹攻 项王,项王 必然败走,一面通知 韩信。着他绕出 夏阳,截他归路,擒 项王 必矣。”
《二刻拍案惊奇》卷九:“一面京中自起身,一面打发 金 家人先回,报知择日到家。”
《红楼梦》第五四回:“﹝ 凤姐 ﹞一面説,一面斟酒,一面笑。”
毛泽东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我们当然只能是一面教,一面学,一面当先生,一面当学生。”

国语辞典

一面[ yī miàn ]

⒈  一个完整的部分。

如:「独当一面」。

⒉  两种动作同时进行时,用「一面」以为副词。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今一面著人去追他转来,便有下落;一面著人去报他大娘子到来,再作区处。」
《老残游记·第六回》:「同这北街上的张二秃子,一面吃酒,一面说话。」

⒊  见面一次。

如:「我跟他见过一面。」

⒋  另一个角度或另一种面目。

如:「原来他也有仁慈的一面。」

全体

⒌  单一方面。

如:「这只是他的一面之词。」

⒍  满脸。

唐·李白〈赠段七娘〉诗:「千杯绿酒何辞醉,一面红妆恼杀人。」

英语one side, one aspect, simultaneously... (and...)​, one's whole face

德语einseitig, auf einer Seite (S)​, einmalig (Adj)​, in einem, gleichzeitig

法语un côté

“一”字共有1个读音: [yī]  

一

汉字
读音[yī]
注音
部首[一]  一字旁
笔画总笔画:1 部外:0
异体字 壹 弌 ????
字形结构独体字
统一编码基本区 U+4E00
其它编码五笔:ggll 仓颉:m 郑码:a 四角:10000
笔顺编码1
笔顺笔画
笔顺名称

“一”字的意思

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

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

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

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

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

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

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

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

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

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

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一”字的基本解释

yī ㄧˉ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纯;专:专一。一心一意。 全;满:一生。一地水。 相同:一样。颜色不一。 另外的:蟋蟀一名促织。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一算。试一试。 乃;竞:一至于此。 部分联成整体:统一。整齐划一。 或者:一胜一负。 初次:一见如故。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英语 one; a, an; alone

德语 eins (1)​ (Num)​,Radikal Nr. 1 = eins (1)​,sobald (Adv)

“面”字共有1个读音: [miàn]  

面

汉字
读音[miàn]
注音ㄇㄧㄢˋ
部首[面]  面字旁
笔画总笔画:9 部外:0
异体字 靣 ???? ???? ???? 麵
字形结构独体字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9762
其它编码五笔:dmjd|dljf 仓颉:mwsl 郑码:gjkd 四角:10602
笔顺编码132522111
笔顺笔画一ノ丨フ丨丨一一一
笔顺名称 横 撇 竖 横折 竖 竖 横 横 横

“面”字的意思

1.头的前部;脸:面孔。面带微笑。

2.向着;朝着:背山面水。这所房子面南坐北。

3.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面。地面。路面。圆桌面儿。面儿磨得很光。

4.当面:面谈。面洽。面交。

5.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鞋面儿。这块布做里儿,那块布做面儿。

6.几何学上指一条线移动所构成的图形,有长有宽,没有厚。

7.部位或方面:正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面面俱到。

8.方位词后缀:上面。前面。外面。左面。西面。

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面镜子。两面旗子。b)用于会见的次数:见过一面。

10.姓。

11.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面。豆面。小米面。玉米面。高粱面。

12.粉末:药面儿。胡椒面儿。

13.面条:挂面。切面。汤面。一碗面。

14.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面倭瓜。煮的红薯很面。这个瓜是脆的,那个瓜是面的。

“面”字的基本解释

(➑-⓫麵、麪)

miàn ㄇㄧㄢˋ

头的前部,脸:脸面。颜面。面目。面面相觑。 用脸对着,向着:面对。面壁(①面对着墙;②佛教指面对墙壁静坐修行)。 事物的外表:地面。面友(表面的、非真心相交的朋友)。面额(票面的数额)。 方位,部分:前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 量词,多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面鼓。 会见,直接接头的:当面。面议。面晤。耳提面命(“耳提”,提着耳朵叮嘱;“面命”,当面指教,形容教诲殷切)。 几何学上指线移动所生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的形:平面。曲(qū)面。 粮食磨成的粉:小米面。玉米面。特指小麦磨成的粉:一袋面。 粉末:药面儿。 由面粉和水做成的条状食物:面条。 食物含纤维少而柔软:这种瓜很面。

英语 face; surface; plane; side, dimension

德语 Gesicht (S)​,Oberfläche (S)​,ZEW für Gegenstände, bei denen eine Fläche die Haupteigenschaft ist (z.B. Flagge, Trommel, Spiegel, ...)​ (Zähl)​,Radikal Nr. 176 = Gesicht, Fläche, Seite (Sprachw)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