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学校的房舍。
⒉ 指学校。
⒊ 指古时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如汉代开始设置的五经博士、博士祭酒,西晋开始设置的国子祭酒、博士、助教,宋以后的提学、学政和教授、学正、教谕等。又称教官。
⒈ 学校的房舍。
引《汉书·循吏传·文翁》:“又修起学官於 成都 市中。”
颜师古 注:“学官,学之官舍也。”
《晋书·苻坚载记上》:“坚 广修学官,召郡国学生通一经以上充之。”
⒉ 指学校。
引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皇帝建学官,亲近忠良,欲以絶怪恶之端。”
《汉书·吾丘寿王传》:“今陛下昭明德,建太平,举俊才,兴学官。”
《后汉书·鲁丕传》:“学官传五帝之道,修先王礼乐教化之处。”
⒊ 指古时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如 汉 代开始设置的五经博士、博士祭酒, 西晋 开始设置的国子祭酒、博士、助教, 宋 以后的提学、学政和教授、学正、教谕等。又称教官。
引《史记·儒林列传》:“公孙弘 为学官,悼道之鬱滞。”
唐 张籍 《书怀寄元郎中》诗:“重作学官閒尽日,一离江坞病多年。”
宋 秦观 《送张和叔兼简黄鲁直》诗:“学官冷如水,齏盐度朝曛。”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十三章:“其学官如父兄,其学生皆如子弟。”
⒈ 掌管教化的官职或官学教师。如汉代始设置的五经博士、博士祭酒;西晋始设置的国子祭酒、博士、助教;宋以后设置的提学、学政、教授、学正、教谕等。
引《史记·卷一 二一·儒林传·公孙弘传》:「公孙弘为学官,悼道之郁滞。」
唐·张籍〈书怀寄元郎中〉诗:「重作学官闲尽日,一离江坞病多年。」
⒉ 学校的房舍,亦指学校。
引《汉书·卷八九·循吏传·文翁传》:「又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
“学”字共有1个读音: [xué]
汉字 | 学 |
---|---|
读音 | [xué] |
注音 | ㄒㄩㄝˊ |
部首 | [子] 子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8 部外:5 |
异体字 | 學 斈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繁体字形 | 學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B66 |
其它编码 | 五笔:ipbf 仓颉:fbnd 郑码:vdwy 四角:90407 |
笔顺编码 | 44345521 |
笔顺笔画 | 丶丶ノ丶フフ丨一 |
笔顺名称 | 点 点 撇 点 横撇/横钩 横撇/横钩 竖钩 横 |
1.学习:学技术。勤工俭学。我跟着他学了许多知识。
2.模仿:他学杜鹃叫,学得很像。
3.学问:治学。才疏学浅。博学多能。
4.指学科:数学。物理学。政治经济学。
5.学校:小学。大学。上学。
6.姓。
学
(學)
xué ㄒㄩㄝˊ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学生。学徒。学习。学业。学友。学者。学阀。学制。学历。学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 传授知识的地方:学校(简称“学”或“校”)。学院。学府。中学。大学。上学。 掌握的知识:学问(简称“学”)。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学位。学士(➊学位名,大学毕业生;➋古代官名)。才学。治学。学识。博学多才。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学说。哲学。数学。小学(➊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➋现指初等学校)。英语 learning, knowledge; school
德语 lernen, studieren (V),Lehre, Fachgebiet (S),-logie
“官”字共有1个读音: [guān]
汉字 | 官 |
---|---|
读音 | [guān] |
注音 | ㄍㄨㄢ |
部首 | [宀] 宝盖头 |
笔画 | 总笔画:8 部外:5 |
异体字 | ???? ????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B98 |
其它编码 | 五笔:pnhn|pnf 仓颉:jrlr 郑码:wdy 四角:30777 |
笔顺编码 | 44525151 |
笔顺笔画 | 丶丶フ丨フ一フ一 |
笔顺名称 | 点 点 横撇/横钩 竖 横折 横 横折 横 |
1.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官员。武官。做官。外交官。
2.指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官办。官费。
3.公共的;公用的:官道。官厕所。
4.姓。
5.器官:五官。感官。
基本字义
官
guān ㄍㄨㄢ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官吏。官僚。官邸。官腔。官署。官厅。官爵。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官办。官费。官方。官府。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感官。器官。五官。官能。 姓。英语 official, public servant
德语 Beamter, Offizier, Amtsp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