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金人的束带。用金玉或犀象骨角等制成。
⒈ 金 人的束带。用金玉或犀象骨角等制成。
引《金史·舆服志下》:“金 人之常服四:带,巾,盘领衣,乌皮靴。其束带曰吐鶻……吐鶻,玉为上,金次之,犀象骨角又次之。”
明 袁华 《完颜巾金粟道人所制寄铁崖先生先生赋长歌以谢率余同作》诗:“瑞玉龙环四带巾,柘袍吐鶻装麒麟。”
“吐”字共有2个读音: [tǔ] [tù]
汉字 | 吐 |
---|---|
读音 | [tǔ][tù] |
注音 | ㄊㄨˇ|ㄊㄨˋ |
部首 | [口] 口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6 部外:3 |
异体字 | 唋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410 |
其它编码 | 五笔:kfg 仓颉:rg 郑码:jbvv 四角:64010 |
笔顺编码 | 251121 |
笔顺笔画 | 丨フ一一丨一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横 横 竖 横 |
[tǔ]
1.使东西从嘴里出来:吐核儿(húr)。吐痰。
2.从口儿或缝儿里长出来或露出来:吐穗儿。吐絮。蚕吐丝。
3.说出来:谈吐。吐露。吐字。吐实情。
[tù]1.(消化道或呼吸道里的东西)不自主地从嘴里涌出:呕吐。吐血。上吐下泻。
2.比喻被迫退还侵占的财物。
基本字义
吐
tǔ ㄊㄨˇ
使东西从口里出来:吐痰。吞吐。吐刚茹柔(吐出硬的,吃下软的;喻欺软怕硬)。放出,露出:高粱吐穗。吐故纳新。说出:吐话。一吐为快。其它字义
吐
tù ㄊㄨˋ
内脏里的东西从口里涌出:呕吐。上吐下泻。把吞没的东西退出来:吐还不义之财。英语 vomit, spew out, cough up
德语 erbrechen (V),etw. widerwillig herausgeben (V),sich übergeben (V)
“鹘”字共有2个读音: [gǔ] [hú]
汉字 | 鹘 |
---|---|
读音 | [gǔ][hú] |
注音 | ㄍㄨˇ|ㄏㄨˊ |
部首 | [鸟] 鸟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4 部外:9 |
异体字 | 鶻 ???? ???? ???? ????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鶻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E58 |
其它编码 | 五笔:meqg 仓颉:bbpym 郑码:lwrz 四角:77227 |
笔顺编码 | 25545251135451 |
笔顺笔画 | 丨フフ丶フ丨フ一一ノフ丶フ一 |
[hú]
隼。
[gǔ]〔鹘鸼〕也叫鹘鸠。古书上说的一种候鸟。鸼(zhōu)。
鹘
(鶻)
gǔ ㄍㄨˇ
〔鹘鸼〕古书上说的一种鸟,短尾,青黑色。鹘
(鶻)
hú ㄏㄨˊ
隼(sǔn)。英语
a kind of pigeon; treron permagna
德语 Zugvogel ,Falke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