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唐弓的意思

tánggōng

唐弓


拼音táng gōng
注音ㄊㄤˊ ㄍㄨㄥ

词语解释

唐弓[ táng gōng ]

⒈  周代“六弓”之一,弓力强弱为中等。多用于习射。

引证解释

⒈  周 代“六弓”之一,弓力强弱为中等。多用于习射。

《周礼·夏官·司弓矢》:“唐弓、大弓。以授学射者、使者、劳者。”
郑玄 注:“学射者弓用中,后习强弱则易也……使者劳者弓亦用中,远近可也。”
林尹 注:“王、弧为强弓,夹、庾为弱弓,唐、大为中弓。”
唐 张说 《<玄武门侍射>诗序》:“唐弓在手,夏箭斯发。”

“唐”字共有1个读音: [táng]  

唐

汉字
读音[táng]
注音ㄊㄤˊ
部首[口]  口字旁
笔画总笔画:10 部外:7
异体字 啺 ???? ???? ???? 塘
字形结构半包围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510
其它编码五笔:yvhk|ovhk 仓颉:ilr 郑码:tgxj 四角:00265
笔顺编码4135112251
笔顺笔画丶一ノフ一一丨丨フ一
笔顺名称 点 横 撇 横折 横 横 竖 竖 横折 横

“唐”字的意思

1.(言谈)虚夸:唐大无验。

2.空;徒然:功不唐捐(工夫不白费)。

3.传说中的朝代名,尧所建。

4.朝代。a)公元618—907,李渊和他的儿子李世民所建,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b)后唐。

5.姓。

“唐”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táng ㄊㄤˊ

夸大,虚夸:荒唐。唐大无验。空,徒然:功不唐捐(功夫不白费)。传说中的中国朝代名,尧所建。朝代名:唐代。唐诗。唐僧。唐人。唐三彩。后唐。古代朝堂前或宗庙门内的大路。古同“螗”,指蝉。姓。

英语

Tang dynasty; Chinese

德语 Tang-Dynastie (618-907)​; daneben kleinere Dynastien desselben Namens (S, Gesch)​,übertrieben (Adj)​,umsonst (Adj)​,Tang (Eig, Fam)

“弓”字共有1个读音: [gōng]  

弓

汉字
读音[gōng]
注音ㄍㄨㄥ
部首[弓]  弓字旁
笔画总笔画:3 部外:0
异体字
字形结构独体字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F13
其它编码五笔:xngn 仓颉:n 郑码:yza 四角:17027
笔顺编码515
笔顺笔画フ一フ
笔顺名称 横折 横 竖折折钩

“弓”字的意思

1.射箭或发弹丸的器械,在近似弧形的有弹性的木条两端之间系着坚韧的弦,拉开弦后,猛然放手,借弦和弓背的弹力把箭或弹丸射出:弓箭。弹弓。左右开弓。一张弓。

2.(弓儿)弓子:弹棉花的绷弓儿。

3.丈量地亩的器具,用木头制成,形状略像弓,两端的距离是5尺。也叫步弓。

4.旧时丈量地亩的计算单位,1弓等于5尺。

5.使弯曲:弓背。弓着腰。弓着腿坐着。

6.姓。

“弓”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gōng ㄍㄨㄥˉ

射箭或发弹丸的器具:弓箭。弓弩。飞鸟尽,良弓藏。像弓的器具或形态:胡琴弓子。弓鞋。旧时丈量地亩用的器具和计算单位。弯曲:弓身。姓。

英语 bow; curved, arched; KangXi radical number 57

德语 Bogen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