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铜元的意思

tóngyuán

铜元


拼音tóng yuán
注音ㄊㄨㄥˊ ㄩㄢˊ

繁体銅元

词语解释

铜元[ tóng yuán ]

⒈  从清代末年到抗日战争前通用的铜质辅币,圆形。因与传统的圆形方孔钱不同,中间无孔,故俗亦称“铜板”。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在广东开始铸造。正面有“光绪元宝”四字,背面有蟠龙纹。每枚重库平二钱,当制钱十文,每百枚换银元一元。除当十铜元外,还有一文、二文、五文和二十文等面额。流通最广的是当十铜元,俗称“单铜板”;其次是当二十文的铜元,俗称“双铜板”。宣统年间(公元1909年-1911年),铜元正面改铸“大清铜币”四字。在北洋军阀时期,铜元的种类很多,河南有当五十的铜元,四川有当百和当二百的铜元。后因各省滥发结果,铜元贬值,每枚银元可兑铜元数远远超过百枚,其兑换行市在上海称衣牌。1935年国民党政府实行法币改革;翌年发行新的铜辅币,有一分、半分两种,旧铜元多被销熔。

引证解释

⒈  从 清 代末年到抗 日 战争前通用的铜质辅币,圆形。因与传统的圆形方孔钱不同,中间无孔,故俗亦称“铜板”。 光绪 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在 广东 开始铸造。正面有“光绪元宝”四字,背面有蟠龙纹。每枚重库平二钱,当制钱十文,每百枚换银元一元。除当十铜元外,还有一文、二文、五文和二十文等面额。流通最广的是当十铜元,俗称“单铜板”;其次是当二十文的铜元,俗称“双铜板”。 宣统 年间(公元1909年-1911年),铜元正面改铸“大清铜币”四字。在北洋军阀时期,铜元的种类很多, 河南 有当五十的铜元, 四川 有当百和当二百的铜元。后因各省滥发结果,铜元贬值,每枚银元可兑铜元数远远超过百枚,其兑换行市在 上海 称衣牌。1935年国民党政府实行法币改革;翌年发行新的铜辅币,有一分、半分两种,旧铜元多被销熔。

鲁迅 《呐喊·一件小事》:“我没有思索的从外套袋里抓出一大把铜元,交给巡警。”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间或谁一个人身上有一两枚铜元,就到卖狗肉摊边割一块狗肉。”

“铜”字共有1个读音: [tóng]  

铜

汉字
读音[tóng]
注音ㄊㄨㄥˊ
部首[钅]  金字旁
笔画总笔画:11 部外:6
异体字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94DC
其它编码五笔:qmgk 仓颉:opbmr 郑码:pld 四角:87720
笔顺编码31115251251
笔顺笔画ノ一一一フ丨フ一丨フ一
笔顺名称 撇 横 横 横 竖提 竖 横折钩 横 竖 横折 横

“铜”字的意思

金属元素,符号Cu,原子序数29。紫红色,富延展性,是热和电的良导体。在湿空气中表面生成铜绿。铜可制多种合金(如黄铜、白铜)及电工器材等,也用于电镀。

“铜”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銅)

tóng ㄊㄨㄥˊ

 ◎ 一种金属元素,富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都很强,它的合金是电气、机械和国防工业的重要原料:紫铜(纯铜。亦称“红铜”)。青铜。黄铜。铜矿。铜器。铜币。铜臭(ch恥 )(指铜钱的臭味,用以讥讽唯利是图的人,如“浑身铜铜”)。铜墙铁壁(喻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亦称“铁壁铜墙”)。

英语 copper, brass, bronze

德语 Kupfer (Element 29, Cu)​ (S, Chem)

“元”字共有1个读音: [yuán]  

元

汉字
读音[yuán]
注音ㄩㄢˊ
部首[二]  二字旁
笔画总笔画:4 部外:2
异体字 圓 原
字形结构独体字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143
其它编码五笔:fqb 仓颉:mmu 郑码:bdrd 四角:10212
笔顺编码1135
笔顺笔画一一ノフ
笔顺名称 横 横 撇 竖弯钩

“元”字的意思

1.朝代。蒙古孛儿只斤·铁木真于1206年建立。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9年灭宋。定都大都(今北京)。

2.姓。

“元”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uán ㄩㄢˊ

头、首、始、大:元凶。元首。元旦。元年。元勋。元帅。状元(科举考试第一名)。基本:单元。元件。元气(精气,根本)。元素。元音。同“圆”。未知数:一元二次方程。中国朝代名:元代。元曲。姓。古同“玄”,清代避康熙皇帝(玄烨)名讳,以“元”代“玄”。

英语 first; dollar; origin; head

德语 ZEW für Geld (Num)​,Yuan (Eig)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