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趟子的意思

tàng

趟子


拼音tàng zǐ
注音ㄊㄤˋ ㄗˇ
词性量词

词语解释

趟子[ tàng zǐ ]

⒈  量词。行,垄。

⒉  量词。圈,来回。

⒊  指成行的东西。

引证解释

⒈  量词。行,垄。

吴兆洛 《家规》:“有一次, 林林 随大伙锄豆子,别人快锄完一趟子了,他还在地半腰。”

⒉  量词。圈,来回。

王蒙 《悠悠寸草心》:“每天清晨天不亮,老头儿就起床下楼,围着后院的大合欢树作几个八段锦的动作,蹓几个趟子。”

⒊  指成行的东西。

鲍昌 《庚子风云》第一部第三章:“在杨柳树趟子里, 大海 刚走了两箭地,他就改了主意,转身向镇西头的家里走去。”

“趟”字共有2个读音: [tàng]   [tāng]  

趟

汉字
读音[tàng][tāng]
注音ㄊㄤˋ|ㄊㄤ
部首[走]  走字旁
笔画总笔画:15 部外:8
异体字 䠀 蹚
字形结构半包围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8D9F
其它编码五笔:fhik 仓颉:gofbr 郑码:bokl 四角:49802
笔顺编码121213424325251
笔顺笔画一丨一丨一ノ丶丨丶ノ丨フ丨フ一
笔顺名称 横 竖 横 竖 横 撇 捺 竖 点 撇 竖 横折钩 竖 横折 横

“趟”字的意思

[tàng]

1.量词。1.用于来往的次数:我上天津去了一趟。2.用于成行列的东西:沿堤栽了一趟柳树。

2.行(háng)列:跟不上趟。

[tāng]

1.在较浅的水里走:趟水。

2.用犁松土去草:趟地。

“趟”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tàng ㄊㄤˋ

来往的次数:走一趟。〔趟马〕戏曲中表演骑着马走或跑的一套程式动作。〔赶趟儿〕a.赶得上,来得及,如“明天早上再走也趟趟趟”;b.凑热闹,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趟趟趟”。行(háng ),行列:两趟桌子。

其它字义

tāng ㄊㄤˉ

从浅水里走过去:趟水过河。用犁、锄等把土翻开,除去杂草并给苗培土:趟地。

英语 time, occasion; take journey

德语 Zähleinheitswort für Bewegungen;eine Zeit, eine Reise

“子”字共有1个读音: [zǐ]  

子

汉字
读音[zǐ]
注音ㄗˇ
部首[子]  子字旁
笔画总笔画:3 部外:0
异体字 㜽 仔 ???? ???? ???? ???? ???? ???? ???? ????
字形结构独体字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B50
其它编码五笔:bbbb 仓颉:nd 郑码:ya 四角:17407
笔顺编码521
笔顺笔画フ丨一
笔顺名称 横撇/横钩 竖钩 横

“子”字的意思

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姓。

“子”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zǐ ㄗˇ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动物的卵:鱼子。蚕子。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 )。棋子儿。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姓。

英语 offspring, child; fruit, seed of; 1st terrestrial branch

德语 Substantiv-Suffix

词语首拼